05/28/2018, 18.38
中国 – 梵蒂冈
發送給朋友

中国教会必须举扬中国的圣人 (包括千禧年封圣的殉道者)

作者 Shan Ren Shen Fu (山人神父)

记起神圣殉道者就是在世人面前高举基督的光荣。一位博客神父发表了他的看法, 敦促信众不要忘记二千禧年封圣的殉道者。同时, 当局在永年 (河北) 教堂前把一尊殉道者的雕像移除。

北京 (亚洲新闻) - 「中国教会必须记住并举揚她的中国圣人。」一位博客山人神父写道,他把看法向信众和同胞们表达, 期望信众效仿其殉道者的芳表, 他们是简朴的信徒, 他们愿意为信仰献出生命, 在世人面前光荣耶稣基督。

在纪念的圣人中, 山人提到120位中国殉道者,在2000年获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封圣, 中国爱国会一直以「殖民主义者干涉」为理由, 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对殉道者的热诚,这崇敬可使公开和地下的天主教徒修和。

山人神父的文章, 在5月24日圣母进教之佑庆日发表,当天也特别是为中国教会祈祷日。在 5月3日, 在2000年封圣的殉道者圣武文印若望的雕像 (图), 位于邯郸 (河北) 教区的永年堂区揭幕。然而, 几天后, 地方当局下令将雕像移走。圣武文印在义和拳手叛乱期间被拷打和杀害。以下是该文章原文:

《中国教会要举扬我们的圣人》

在《圣经》中,《希伯来书》作者十分自豪地宣布:「我们既有如此众多如云的证人,围绕着我们,就该卸下各种累赘和纠缠人的罪过,以坚忍的心,跑那摆在我们面前的赛程,双目常注视着信德的创始者和完成者耶稣:他为那摆在他面前的欢乐,轻视了凌辱,忍受了十字架,而今坐在天主宝座的右边。」(希12:1-2)这是《希伯来书》作者在列举了亚巴郎、依撒格、雅格伯、梅瑟、辣哈布、基德红、巴辣克、三松、依弗大、达味和撒慕尔以及众先知的事的信德见证后光荣宣称的。

对这些信德证人《希伯来书》作者赞叹道:「他们借着信德征服列国,执行正义,得到恩许,杜住狮子的口,熄灭烈火的威力,逃脱利剑,转弱为强,成为战争中的英雄,击溃外国的军队。有些女人得了她们的死者复活,有些人受了酷刑拷打,不愿接受释放,为获得更好的复活;另有些人遭受了凌辱和鞭打,甚至锁押和监禁,被 石头砸死,被锯死,被拷问,被利剑杀死,披着绵羊或山羊皮到处流浪,受贫乏,受磨难,受虐待。世界原配不上他们,他们遂在旷野、山岭、山洞和地穴中漂流无定。这一切人虽然因着信德获得了褒扬,但是没有获得所恩许的,因为天主为我们早已预备了一种更好的事,以致若没有我们,他们决得不到成全。」(希11:32-40)

基督信仰之所以真实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在他十字架下围绕着前赴后继的愿意为信仰活,肯为信仰死的圣徒,从古至今,始终依然。许多只有朴素外表的信徒在十字架面前因对十字架上主的信仰变得勇毅刚强,宁死不屈。

所以《希伯来人书》作者鼓励希伯来教友时指:「你们要常想,他所以忍受罪人对他这样的叛逆,是怕你们灰心丧志。你们与罪恶争斗,还没有抵抗到流血的地步。」(希12:3-4)

天主教会进入中国,在历史中每个时期都有为信仰舍身致命的人,他们没有三头六臂,他们不是钢铁超人,他们甚至不是大德圣修。平凡、胆小、本分、懦弱是人的特性,但是因着信仰,他们在迫害杀戮面前宁死不屈,决不背主。他们漂泊流浪,他们身陷囹圄。他们在恐惧面前抵住了各种诱惑,因为他们相信主耶稣的恢宏应许。

千禧年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为中国教会册封了一百二十位圣人,这一百二十位圣人,其中有主教,有神父,有修士,有修女,但更多的还是平信徒,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几岁。他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为基督信仰做出最美好的见证,教会嘉奖他们,做我们信仰上的楷模和表率!

韩国教会有切头山朝圣地,日本教会有长崎西坂山丘纪念碑。两地教会纪念的正是教难时期为信仰舍身致命的感人事迹。殉道圣人应该被举扬,因为"殉道者的血是新教友的种子"。只有自己教会的圣人不被埋没,当地教会才会真正兴旺起来。因为耶稣圣名已因圣人们在世人面前受到显扬!

今天是「进教之佑」瞻礼,普世教会,天上圣人圣女共同为中国教会特别祈祷的日子。让我们记起中国圣人,举扬中国圣人!今亦仰赖他们在天为中国教会转祷!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尼尔玛拉修女指奥里萨邦事件是“耻辱”呼吁要为爱开辟空间
06/02/2008
教宗呼吁把我们每个人、教会和全世界都托付给无玷童贞圣母
08/12/2009
教宗指出基督信仰生活是一场斗争,因为天父把我们吸引向耶稣“但另一个却相反”
19/01/2017 13:12
教宗要求把我们的罪“给”天主让祂转化“再创造我们”
05/12/2016 14:00
贾敬龙被处决:他杀死了把他的家夷为平地的村支书
16/11/2016 18:14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