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2020, 15.08
黎巴嫩
發送給朋友

国家博物馆的腓尼基玻璃安全;历史街区的恢复

作者 Pierre Balanian

贝鲁特的历史中心在港口爆炸中被摧毁,并且存在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风险。 被破坏的部份是奥斯曼帝国的遗物,也是第一次与法国西部接触之地。 考古遗产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开展的运动。 但是有些商人正在利用居民的绝望。 外界正在为30万无家可归者准备临时住房;重建需要「数年」。我们进行「援助遭受破坏的贝鲁特」运动。

贝鲁特(亚洲新闻)-  8月4日,贝鲁特港口发生的两次爆炸摧毁了整个城市的一半。 除了造成无法挽回的生命损失、失踪和受伤之外,还有失去黎巴嫩文化遗产的风险。

但首先,这是个好消息:国家博物馆的历史文物是安全的,该博物馆收藏着腓尼基人发明的历史上第一块玻璃。 但是,由于地下管道破裂、淹没在建筑物地下沉积物中的文物丢失了。

港口附近小区受损的历史建筑将需要重建。 这些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见证了奥斯曼帝国的终结和法国殖民主义的开始。 一个奇怪的事实是,今天黎巴嫩的政治和武装动乱似乎正在占据法土斗争的重点。 它不仅通向利比亚,而且通向土耳其和希腊之间的爱琴海,并通往地中海东部的霸权国家,那里有海底天然气藏的延伸。

杰美兹(Jemeyze)、苏索克(Sursok)、莫路(Mono)的街区可以追溯到那个时期。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耶稣会士就在这个地方与他们的学校,希望和文化一起来到奥斯曼帝国衰落的时代。 这些街区是通往西方的门户,西方成为黎巴嫩法语国家中心的中心,损害了土耳其和阿拉伯语言。 知识分子、艺术家、接近殖民地权力的资产阶级就出生在这些地区。

爆炸摧毁了传统房屋的整个外墙。 直到灾难发生前夕,他们都在酒馆、饭店、工匠作坊和美术馆中居住。 在这个城市的年轻人中,他们过着夜生活,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年轻人就是活跃于清洁街道、清理废墟、探访居民、分发援助物资的年轻人。

有30万无家可归的流离失所者:他们现在知道,要重新拥有自己的房屋要花很长时间,因为这不仅是重建问题,而且是恢复问题。

在文化遗产部和教科文组织的监督下,来自黎巴嫩大学修复研究所的约40名义工正在评估破坏并计划采取的行动。 在1,700多个受损的建筑物和房屋中,有600座具有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应予恢复其原始状态,并且它们确保不丢掉任何东西:瓷砖、木头碎片、瓷砖碎片、所有物品都被带走、收集并受到保护。

然而,考古部部长萨基思·阿尔·库里(Sarkis Al Khouri)对此表示关切:「修复工作将需要3亿美元,政府当然无法保证这笔款项。 我们基于捐赠开展了一场运动,我们转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伊克罗姆; 一些协会,例如阿里夫(Alif)和Ecomos也加入了我们,但需要来自全世界的帮助。」

同时,不乏商人,他们利用无家可归,需要钱的居民的绝望,提议以低价购买房地产,以进行未来的数十亿美元投资。 由于绝望,渴望离开这个已经成为梦想的墓地的国家,许多业主将物业卖给这些中介。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并保存国家遗产,下议院和贝鲁特市政府以及首都省长共同颁布了一项法令,禁止买卖因爆炸而受损的房地产。

目前,最大的支出是用塑料窗帘保护屋顶,以防止夏末的雨水进一步破坏建筑物。

贝鲁特希望重拾辉煌。 同时,无家可归者担心住在哪里。 他们希望尽快恢复家园,同时设法确保临时住屋。

萨基思承认:「这将花费数年,因为天花板上的壁画也应照原样进行修复。」 简而言之,一个漫长的故事,一个黎巴嫩的无尽故事,总是挂在破坏与重建之间。

为了支持贝鲁特和黎巴嫩人民,为明爱黎巴嫩提供支持,《亚洲新闻》决定发起「援助受灾贝鲁特」活动。 想要捐款的人可以将款项发送给:

- PIME Foundation - IBAN: IT78C0306909606100000169898 - I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BIC): BCITITMM -
Clause: "AN04 - IN AID OF A DEVASTATED BEIRUT"
- through the AsiaNews website under "DONATE NOW"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主日福音:圣三主日,天主耶稣、传教使命(视频)
29/05/2021 09:29
9月30日,一个仍令印尼人不安的幽灵
01/10/2020 13:15
中国女子走私象牙被判监禁30个月
24/08/2013
伊斯兰主义者选择武装还抗,警方向示威者开枪,至少30人死亡
06/07/2013
卡拉齐爆炸至少30人丧生、165人受伤
12/11/2010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