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2018, 20.21
阿尔及利亚 - 梵蒂冈
發送給朋友

阿尔及利亚殉道者获列品真福,是国家的希望的种子

作者 Marco Pagani*

20世纪90年代内战期间19名天主教徒之死,是信仰和真理的伟大见证,殉道者对永不放弃他们的主之忠诚脱颖而出。

阿尔及尔(亚洲新闻) - 北非阿尔及利亚宗教事务部长和伊沙(Waqf Mohamed Aissa)宣布,阿尔及利亚政府已经邀请教宗方济各参加20世纪90年代内战期间,在阿尔及利亚遇害的19名基督徒殉道者的列品真福礼。

事实上,阿尔及利亚政府已正式向教宗邀请访问该国,而奥兰市有「机会」成为举行这次列品真福的地点。以下是一位在该北非国家居住及工作的宗座外方传教会传教士,向《亚洲新闻》发送一篇文章,指出这宣福典礼的重要意义。

在光荣十字架庆日(9月14日)传来列品真福的消息,即将为在1991年至2002年间,蹂躏该国的内战期间,在阿尔及利亚遇害的19名基督徒殉道者将被列品真福,典礼定于12月8日举行。

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据估计在内战期间,有15万至20万名阿尔及利亚穆斯林死亡,其中包括100多名拒绝屈服于伊斯兰主义者的意志和权力的教长。至于谁是多宗杀戮背后的黑手,许多未解决的问题仍然笼罩着该场大屠杀。

几乎当暴力事件爆发,伊斯兰主义者就会针对外国人,威吓他们要在1993年11月底之前离开该国,否则会被杀害。阿尔及利亚政府和军方人员也扬言对他们不利。

当威胁变得明显时,该国的外籍男、女修会开始讨论,如何应对威胁。有些修会决定离开,其他的留下来。每一个选择都是痛苦的,不能轻言判断。事实是那些留下来的人,分沾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恐惧,每天都有杀戮,生活在任何时间、任何街道、任何市场、任何车辆、任何学校或家庭的门口,都可能被处死。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教会举扬遇害的19名男女,包括奥兰主教(被他自己的穆斯林司机杀害),这结束了针对天主教徒的连环谋杀。

遇害者是:Pierre Claverie主教,Henri Verges修士,Paul-Helene Saint-Raymond修女,Esther Paniagua Alonso修女,Caridad Alvarez Martin修女,Jean Chevillard神父,Alain Dieulangard神父,Charles Deckers神父,Christian Chessel神父,Angele-Marie Littlejohn修女,Bibiane Leclercq修女,Odette Prevost修女,Luc Dochier修士,Christian de Cherge修士,Christophe Lebreton修士,Michel Fleury修士,Bruno Lemarchand修士,Celestin Ringeard修士和Paul Favre-Miville修士。

该名单包括西比西尔的西多会神父,其案件在媒体报道很多。但是,何以他们被列入殉道者?如果他们的死并不严格地说是针对天主教会的迫害的结果,而是针对外国人的直接行动的结果?

殉道这个词意味着见证,他们有意识地选择留在阿尔及利亚,为了基督的爱和对阿尔及利亚人民的爱,以及最终分享他们命运的愿望,这些都是有力地见证殉道精神。所有其他人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没有被要求流血(当时仍然能够在有限空间,讲述微小的事情,而不是上主的奥秘)。

忠贞一词在这事上强有力,它在今天未必受到高度赞赏,但对于他们和所有仍然生活在阿尔及利亚的人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忠诚于天主,从未放弃自己,甚至在审判的那一刻。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据一些知道被杀害的19人的事迹,他们死在准备去参加感恩祭或刚完成圣祭礼仪之际。这是基督为自己的人民所做的卓越礼物。今天这个国家的恩赐,仍在继续寻找子女之间的真正和解,以治愈仍然流血的伤口。

对于今天在阿尔及利亚的教会,忠诚这个词照亮了日常生活,忠实于我们在领洗中得到的恩赐,这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兄弟,我们的姐妹,或在其他人中,没有忘记大家的异同。但是,希望我们都像孩子,显露出天父的面容。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印尼主教们说,穆斯林激进分子威胁攻击基督徒
24/12/2010
游泰国的中国人减少,但俄罗斯旅客却增多了
17/10/2023 16:16
陈枢机希望十月主教会议期间封列中文圣经翻译者雷永明神父为真福
08/07/2008
中国大陆也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迎接德勒撒修女封列真福的盛典
28/10/2003
斯里兰卡的宗教领袖担心第二十次修订《宪法》
15/10/2020 17:16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