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德国之旅:在「圣母抱耶稣像」前感谢玛利亚「我们的母亲」
作者 Benedetto XVI
教宗本笃十六世把艺术感受力与神学交织一起,他在奇迹的天主之母像前祈祷。该像是圣母在摇篮垂危的儿子。当地有一批天主教徒少数社群,曾遭受纳粹和共产主义迫害。
爱扎巴克(亚洲新闻)教宗本笃十六世在访问德国的密集行程中,昨天(九月二十三日)下午加插了在爱扎巴克圣所(或称朝圣小堂)的祈祷时刻。在这里,有一个十六世纪的「圣母怜子像」的木雕。它奇迹性的被发现,一直受人热心敬礼。

教宗希望与信众一起诵念晚课,他们聚集在一处看到圣母朝圣地,而教宗说了一篇重要的道理:它是一篇默想,交织艺术感受力与神学,以及向圣母玛利亚的热心敬礼。教宗把祈祷献给这个小地区的天主教徒,他们处于一个基督教地带中被孤立的东群体,也经历了纳粹和共产主义者的迫害。

他会晤了当地的政治家、犹太人、穆斯林、东正教徒、性虐待受害者,这与玛利亚「我们的母亲」相遇,绝不能丢失。

以下是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讲道全文(亚洲新闻译):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现在,我可达成愿望探望艾斯法德,而在爱扎巴克,感谢玛利亚陪伴你们一起。一如朝圣者的赞歌说,在这里心爱的安静河谷,在老椴树下,玛利亚给我们安全感和新的力量。在两个无神的独裁政权下,它们剥夺他们源自祖先的信仰,艾斯法德的居民,毫无疑问的走在爱扎巴克朝圣地前,敞开大门,发现内心有一份平安。那份与玛利亚的特殊友谊,从这里开始,是我们寻求进一步培养,而不仅只靠今晚的圣母玛利亚的晚祷。

当所有年代、地方的基督徒向着玛利亚,他们自发的相信,耶稣不可拒绝母亲所要求的,以及他们不动摇的信任,玛利亚也是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位经验最深切悲痛的母亲,她感受我们所有的忧苦,以母亲方式去克服困难。到底在多个世纪以来,有多少人向圣母朝圣,以便找到安慰和力量,在痛苦母亲像之前,就在爱扎巴克这里!

让我们看看在她的肖像:一位中年妇人,她的眼皮因多哭泣而沉重,凝视远方沉思,仿佛在心中默想发生了的一切。在她的膝上,有她儿子的尸首,她温柔和慈爱的抱着他,像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看到他裸露的肉体上有钉在十字架上的伤痕。尸体的左手臂直线指着下面。也许这圣母怜子雕塑,一如其他,本来放在祭台上方。被钉十字架的耶稣,然后指着他伸出的手,向着祭坛上,在那里,他完成了神圣的牺牲,留在圣体圣事内。

爱扎巴克的神圣雕像的一个特别之处,是主的身体的位置。大部分「圣母怜子」圣像,躺卧的耶稣尸首的头面向左方,使观赏者可以看到被钉十字架的主之伤痕。然而,在爱扎巴克的像,受伤的一侧是隐蔽,因为他的身体面向另一方。从我看去,当中有一个深刻意义蕴含于隐藏在这个表象,在无声的默观中,变得更明显:在爱扎巴克图像中,耶稣与母亲的心彼此相向,越来越接近对方。他们彼此相爱。我们知道,心是最怜爱的所在之处,以及赋有最亲密的同情心。在玛利亚的内心,充满爱,是她的圣子要赐给世界的。

对玛利亚的热心敬礼,集中于默观母亲和其圣子之间的关系。信众不断发现新的幅度和素质,使这奥秘可以为我们披露更多。例如,「圣母圣心」的图像被视为一深厚而毫无保留的与基督的爱和团结的象征。这不是自我实现,而是真正推动人们蓬勃发展,按照现代生活模式来呼唤我们,但这很容易变成一种复杂的自私形态。相反,它是一种向着圣母圣心的自我奉献,因此也对救世主之心的态度。

他说:「我们也知道: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祂的人,就是那些按祂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罗马人书8:28)。正如我们刚才听到在圣经章节。与玛利亚一起,天主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他并没有停止,透过玛利亚,把美善进一步带进世界。从十字架上环视世界,从恩宠和救恩的宝座,耶稣给了我们他的母亲作为我们的母亲。在他为人类奉献自我的那一刻,他让玛利亚成为恩宠的河流,从十字架流溢出来。在十字架脚下,玛利亚成为我们的同路人和人生旅途上的护佑者。「以他的母爱照顾她圣子尚在人生旅途上为困难包围的弟兄们,直到他们被引进幸福的天乡。」(《教会》教义宪章,62)。是的,在生活中,我们经过高峰和低潮,但玛利亚与她的儿子,为我们祈祷,传达给我们的神圣的爱的力量。

我们信任天主之母的有力祈祷,而我们的感恩之情已多次驱使我们,一如过去,去思考超越时刻的需要。玛利亚实际上是想对我们说,她何时可以救我们脱离困境?她希望帮助我们把握我们基督徒圣召的广度和深度。在母亲的柔情中,她想我们明白,整个生命都是回应天主的爱,他是充满怜悯。她似乎对我们说,要明白天主,他是一切的源头,这爱是从来没有渴望任何比你真正的幸福的更重要的,他有权利要求你毫无保留地并按他的意志喜乐地生活,同时,希望其他人也能这样做。天主在那里,那里就有希望。事实上,当我们让天主的爱来我们的整体生活中,天堂会为此开启。那么很可能因此塑造现在,它给我们更多主耶稣基督的喜讯。那么,日常的小事,充满意义;而重大问题,也会找到解决方案。阿孟。【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