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呼吁埃及尊重人权,特别是少数派团体的权益
本笃十六世对“企图威胁和睦相处”的开罗事件“深感痛心”;强烈支持“民间和宗教”当局共同努力建设奠定在正义基础上的社会。周三例行公开接见中继续讲解圣咏第一百二十六首,邀请人们在痛苦中也应牢记“天主始终临在”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今天的周三例行公开接见中,教宗本笃十六世呼吁埃及尊重人权,特别是少数派人权。教宗“对上主日开罗发生的暴力事件深感痛心”;表示支持“埃及民间、宗教当局推动尊重人权社会的努力,从而促进国家统一。即尊重所有人的人权,特别是少数派”。教宗还充分表达了对“遇难者家属以及全体埃及人民”的慰问和关怀,指他们备受企图威胁各团体之间和睦相处行径的煎熬。而各个团体的和睦相处,是当前过渡时期最为重要的。最后教宗强调,“我激励全体信众祈祷,使整个社会享有真正的、奠定在正义、尊重自由与每个公民尊严基础上的和平”。
此前讲解要理时,教宗为世界各国朝圣者讲解了圣咏第一百二十六首,并指出“尽管我们的历史充斥着痛苦、不安和危机时刻”,但仍然是一部“救恩史”。
本笃十六世强调,《为选民之复兴祈祷》是一首“登圣殿的赞歌”。“上主向我们行了伟大奇迹”,是指当“上主带领俘虏回到熙雍”的“救恩之喜”。圣咏作者从痛苦、需要天主救赎的经历起步,“再重新回到”最初的情境。
这是刚刚从巴比伦流亡后返回祖国的以色列子民所经历的、彻底结束在外籍土地上流亡的经历。“耶路撒冷的沦陷和流亡是选民最痛苦的。就政治和社会方面,包括宗教而言:丧失了许地、圣殿被毁、达味王朝土崩瓦解”,令他们感到天主的承诺失败了。“盟约的子民痛苦地质问,天主是否抛弃了他们”。
“而回来意味着重新找回了天主的友谊”、“天主的仁慈”。教宗指出,“我们应该经常看到天主是怎样在我们的生活中保护我们的、我们应该注意上主赐予我们的好的事物。我们只关注问题和困难、没有意识到来自上主的好的事情。而注意所获得的美好的事、美好的记忆,将有助于我们度过最黑暗的时刻”。
这是圣咏的第一部分,“庆祝一种已经稳固的喜乐”。第二部分中,似乎是已经实现的,“与重返祖国后遇到的困难构成了矛盾,使人进一步要呼求天主的干预”。“令人安慰的是从巴比伦获得自由的进程还没有结束,已经到来了,但还没有完全实现,还在等待救赎完全实现的一刻”。
每年,农民都要播种和收割。“播种是对来年喜获丰收充满信心”。流亡巴比伦是痛苦和危机的经历、意味着远离天主。但《新经》“所传达的信息是十分明确的:信众经历的通过沉默和苦难,如同麦种、如同即将获得新生而承受产痛的妇人:我们应始终保持希望、坚定在天主内的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