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修士毕生奉献给了新加坡“希望之屋”的青年们

拉萨会修士一直在这个专门收容穷孩子和流浪儿的机构里工作。这些孩子都是新加坡高度竞争社会的受害者。持强凌弱、暴力、许久和抛弃是最普遍的恶象。唯一的报偿就是“把一个孩子重新融入到社会中”


新加坡城(亚洲新闻/通讯社)—“我唯一的报偿就是让一个被家庭抛弃的孩子或者无家可归的孩子重新融入到社会中”。五十八岁的拉萨会修士科林多年在新加坡“希望之屋”为这里收容的流浪儿、穷人的孩子服务。“希望之屋”堪称是新加坡总主教区内的一片绿洲,由平信徒组织管理。没有未来的孩子们可以在这里重新得到接纳、接受教育、得到帮助,找到自己的圣召。

            恰恰是为弱小服务的意愿使科林加入了拉萨会。但他的圣召是在一九七八年服完兵役后才发现的,当时,他在政府民政部门做青年义工。接着,他认识到自己可以为这些不幸的孩子们做得更多,“做他们的全职兄弟”。

            此前,科林上天主教会的圣帕特里克和圣斯蒂文学校时就知道拉萨会。“一位叫威廉的会士常和我聊天,讨论学校周围有多少穷人。从那时起,我深深地被他对有需要的人的爱感动了。也引起了我对拉萨会的注意”。

            入会的决定并不简单。“因为我是独子,但我们是公教家庭,全家人都接受了我的选择”。

            一九八二年开始在马来西亚参加拉萨会的培育。回国后,在原来学校的小堂服务;一九九六年发大愿。多年来,他一直在修会创办的、政府二O一一年修缮的“希望之屋”工作。这里主要接受穷孩子和流浪儿,他们都是新加坡高度竞争社会的受害者。持强凌弱、暴力、许久和抛弃是最普遍的恶象。

            科林神父表示,“我们努力本着拉萨会神恩把‘希望之屋’办好”。不久前,“一个我们这里的男青年认识了一名女青年,他们准备结婚。我就像每一个父母那样, 找到了那个女孩子和她交流。后来,他们在‘希望之屋’结婚了,其他孩子们还在婚礼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