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非物质遗产」加入拜占庭圣歌

联合国机构写道,通过「突出并在音乐上增强希腊东正教教会的礼仪文字,」拜占庭圣歌「与精神生活和宗教崇拜关系密切」。由于口头传播和在教堂和隐修院中的使用,这种音乐流派经历过受住了拜占庭的衰落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影响了东方教会的流行音乐。


波哥大(亚洲新闻/通讯社)–拜占庭圣歌(视频)是古老的礼仪音乐传统,现在是42种文化传统和习俗之一,其中15种来自亚洲,被添加到「人类非物质遗产」中。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今天结束于波哥大(哥伦比亚)举行的政府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第十四届会议上,将拜占庭圣歌列入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联合国机构写道,「作为一种活着的艺术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拜占庭圣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和全面的音乐体系,构成了拜占庭帝国发展的常见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它突出并在音乐上增强了希腊东正教教堂的礼拜文字,与精神生活和宗教崇拜不可分开。」

拜占庭圣歌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流派。这是一个没有乐器伴奏的嗓音单调,以八个调式(Oktōēchos),使全年的礼仪歌曲均循此八个调式修订,亦由此而成为以后歌曲的典范。主要用希腊语演唱(某些地区为阿拉伯语)。它在语音上伴随着称为 ison 或 isocrátima 同伴唱支持独奏携带的低沉单调或动作缓慢的音符。公历颂歌也起源于这种音乐流派。

拜占庭圣歌在三世纪拜占庭帝国发展为颂扬圣经经文,在13至15世纪为最高峰。

由于口头传播和在教堂和隐修院中的定期使用,音乐经受住了拜占庭的衰落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影响了东方流行音乐(巴尔干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亚美尼亚语和叙利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