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金融危机使移民陷入困境:工资减半,人们欲逃离

银行系统陷入困境以及美元匮乏导致该国转而使用当地货币。工资贬值,收入急剧下降。 「卡法拉」制度是现代奴隶制的一种形式,且加剧了工人的情况。许多人迫切渴求重返祖国。


贝鲁特(亚洲新闻)- 「美元没有了,一切都变得更加昂贵。一切都已不似以前,生活艰难」。现年32岁的贾斯敏·比格豪恩(Jasmin Bighoun)是一位来自孟加拉国的家政工人,他的话语再次证实了当今黎巴嫩经济移民所面临的困难,数月来,雪松之国一直饱受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打击。该女子曾向法新社表示,她以前可以向其家人汇款300美元;如今,她的汇款金额尚不足150美元。她补充说,「我的『女主人』说她已没有更多的美元[…] 我对此无能为力」,如有必要,她将与丈夫一起回家。

该国因国债日益增加而面临自’90年代黎巴嫩内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也引发了民众抗议活动和马龙派教会的反复呼吁。在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中,许多人无法领到工资或薪资下降。现年18岁的家政女工玛丽说,「我曾经挣400美元[…],但今天我的工资却被换算成了黎巴嫩镑,我再也无法汇款到埃塞俄比亚了」。

黎巴嫩活动家和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一再呼吁取消「卡法拉」制度,这将像在许多其他中东国家一样,助长所谓的「现代奴隶制」。正如其他地方一样,这种「赞助人模式」困住了黎巴嫩的外国工人,使他们受制于雇主,并剥夺了他们的一切基本权利。

黎巴嫩自去年10月17日便爆发大规模的反腐败和不作为街头示威活动,该国共有约25万经济移民,其中大部分来自埃塞俄比亚、苏丹、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及菲律宾,他们均为家政工人。其中一部分人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生活环境曾受到活动家团体和原籍国政府的批评和谴责。这些人才是当地货币崩溃、存款和银行交易限制的最大受害者,因为美元长期作为当地人和外国人的参考货币,近期出现了匮乏现象。

如今,(那些仍能领到工资的」员工薪资已被换算为工资黎巴嫩镑,但其购买力却急剧下降。对于移民而言,情况更为严峻,因为他们要向家人汇款,便必须将其再次换成美元,这样一来,他们最多会损失30%。

流动性的匮乏大大地减少了获得绿色资金的机会,并使成千上万的农民工陷入严重危机。正如玛丽所证实的那样,货币贬值也使工资降低了三分之一,但她认为雇主并不应为此负责:「他们不是罪魁祸首,问题在于国家」。

在危机爆发之前,大部分外国工人的月收入在150到400美元之间。如今已有一部分人在考虑重返家园,因此他们纷纷涌向当地大使馆和领事馆。12月底,至少有1000名菲律宾人聚集在驻黎巴嫩大使馆门外,排队获取免费的回程机票。其中大部分是手抱婴孩的家佣。现年38岁的Divine表示,「时间是宝贵的」,她在黎巴嫩生活了15年,这四个月以来一直没有工资。她最后总结说:「我所有的牺牲和耐心都应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