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2016, 14.14
梵蒂冈
發送給朋友

教宗指出“保护孩子是所有人的责任,特别是面临剥削直接威胁的孩子”

祈祷恪守信仰、按照天主的意愿改变心思。但“不是魔棒”!为星期一叙利亚恐怖袭击受害者祈祷。祈求圣母“归化那些播种死亡和毁灭者的心”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保护孩子是所有人的责任,特别是面临剥削、被贩卖以及有害行径直接威胁的孩子”。这是教宗方济各在今天周三例行公开接见中就今天的世界失踪儿童日发表的谈话。公开接见的最后,教宗呼吁“民间和宗教当局撼动人的良心、树立意识,避免对孤独、被剥削、远离家庭和他们熟悉社会背景的孩子——那些无法在正常环境中愉快成长的孩子们——的处境无动于衷;让他们满怀希望地展望未来。我邀请你们大家祈祷,让这些孩子都能回到亲人的怀抱”。

            教宗再次提到“可爱的叙利亚”,谈到了星期一“造成一百多名平民丧生”的恐怖袭击。“我们勉励大家向慈悲的天父祈祷、向圣母祈祷,让遇难者安息、安慰他们的家人、归化那些播种死亡和毁灭者的心”。

            此前,教宗还谈到了祈祷可以恪守信仰、按照天主的意愿改变心思。但“不是魔棒!祈祷帮助我们恪守在天主内的信仰、把一切都交给天主,即便是在我们没有理解祂的意愿时”。这是教宗向两万五千多名聚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世界各国朝圣者们讲解的“寡妇和不义判官”(路18,1-8)一段的道理。

            教宗强调,这个比喻“包涵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导:‘论及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1)。所以,不是说等我想的时候祈祷几次。不是,耶稣说需要‘时常祈祷,不要灰心’。祂举了‘寡妇和不义判官’的例子。判官是有权势的人,要按照梅瑟的法律作出判决。为此,圣经传统上讲述的法官多是敬畏天主、忠实可靠、舍己无私的人(参见出18,21)。今天我们也好好听听这一段也是有好处的。相反,这名判官‘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2)。他是不公平的判官、不择手段、根本不顾及法律而是根据其个人利益为所欲为。一位寡妇找到他,求他替自己申冤。当时,寡妇、孤儿和异乡人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法律保障的他们的权利可以轻而易举地遭到践踏。因为这些人是孤独无助的、毫无防卫能力的,很难让人重视他们。一个可怜的寡妇,孤苦伶仃,没有防卫能力、完全被无视、得不到正义,就像孤儿、外乡人、移民那样。面对判官的冷漠,寡妇只好拿起了自己唯一的武器:不断地烦扰他、纠缠他,让他替自己申冤。恰恰是这一坚持不懈的精神,她才达到了目地。事实上,就某种意义而言,判官满足了她的愿望,但不是慈悲所使、也不是良心发现,纯粹‘只因为这个寡妇常来烦扰我,我要给她伸冤,免得她不断地来纠缠我’(5)”。

            “耶稣的这段比喻有两个结论:如果寡妇能通过不停地要求让不义的判官屈服了,何况天主,也是我们公正的好父亲‘岂能不给他们伸冤,而迁延俯听他们吗’?而且‘必要快快为他们伸冤’(7-8)。为此,耶稣勉励大家‘时常祈祷’。所有人都会有疲倦、失望的时候,特别是当我们的祈祷似乎没有效果的时候。但是,耶稣向我们保证:不同于不义的判官,天主必会快快满足祂的儿女。但这并不意味着祂会按照我们的时间和方式去作。祈祷不是魔棒!不是魔棒!祈祷帮助我们恪守在天主内的信仰、把一切都交给天主,即便是在我们没有理解祂的意愿时。就此而言,耶稣——常常祈祷——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希伯来书》中写到,‘当他还在血肉之身时,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他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就因他的虔敬而获得了俯允’(5,7)。刚刚看上去时,这个说法似乎令人难以置信。因为耶稣死在了十字架上。可《希伯来书》并没有错:天主真的从死亡中救出了耶稣,给了祂完全的胜利。但是得救需要经过死亡!祈求天主这一段,我们可以在耶稣在日色马尼园祈祷的一段中看到。饱受煎熬之际,耶稣俯首至地祈祷请求天父使祂远离这苦杯。但祂的祷文中对天父充满了信心、义无反顾地服从天主的意愿,耶稣说‘若是可能,就让这杯离开我吧!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愿意的’(玛26,39)。祈祷的对象是第二位的;首当其冲的是与天父的关系。这就是祈祷所做的:按照天主的意愿改变心思和方式。无论是什么样的,因为祈祷的人首先渴望与天主——慈悲之爱结合在一起”。

            “比喻的最后有一个问题——‘人子来临时,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吗’(8)?这个问题在警告我们所有人:我们不能停止祈祷,即便不符合我们的意愿。是祈祷保持信仰,没有祈祷信仰也就动摇了!让我们祈求上主赐予我们信仰,这不停地、坚持祈祷的信仰,就像寓言中的寡妇那样,这信仰是靠渴望祂来临的愿望滋养的。在祈祷内,我们尝试了天主的怜悯,因为天父是满怀着慈悲之爱来与祂的儿女相遇的”。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