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tar

| 卡塔尔-以色列

昨天,以色列战机和无人机袭击了驻卡塔尔代表团,该代表团正在讨论停火和释放人质事宜。此次袭击造成至少六人死亡,目前结果尚不确定。贝拉尔迪主教:这次行动“令人意外”,但该国领导人正在发出“正常化”的信号。信件和捐款:代牧区的孩子们向加沙的同龄人表达声援。


昨天伊朗驻大马士革大使馆大院遭到袭击,穆罕默德·礼萨·扎赫迪将军身亡,阿勒颇代牧对此表示担忧。“在我们地区,以色列的轰炸造成35人死亡,紧接着伊德利卜民兵发射了导弹”。感谢教宗方济各在复活节致辞中回顾了叙利亚的苦难。马龙尼礼总主教纳萨尔:“这里的人们仍在寻找一块面包来生存”。

| 02/04/2024
| 东方之门

今日新闻:日本的新生儿和结婚率创历史新低。阿富汗塔利班公开处决一名被判谋杀罪的男子。首尔对(年轻)白大褂的抗议规定了最后期限。印度的反穆斯林仇恨正在加剧,这也与10月7日的袭击和随之而来的加沙战争有关。

| 27/02/2024
| 亚洲今日

今日新闻:据报告与指挥官失联的缅甸边防人员,正置身数目有所增加逃往孟加拉的逃亡者和叛逃者之中; 菲律宾和中国在黄岩岛附近的南海局势持续升级; 卡塔尔连续第二 次夺得亚洲足球杯冠军; 在阿塞拜疆,伊尔哈姆·阿利耶夫以“保加利亚多数”第五次当选总统。

| 12/02/2024
| 今日亚洲

今日新闻:阿拉伯外交在沙特聚会,以促成加沙战争的结束。印度计划终止对缅甸的免签政策,阻止缅甸人进入印度北部。也门法庭以同性恋罪判处 13 人死刑。乌兰巴托计划发射该国的第一颗卫星,以加强通信。即将卸任的总统伊尔哈姆·阿利耶夫(Ilham Aliev)领先,计票工作即将完成。

| 09/02/2024
| 今日亚洲

今日新闻:加沙停火和释放人质取得进展,但哈马斯希望结束战争。在伊斯兰堡,俾路支省的驻军被撤走,抗议者被登记。随着北京在太平洋地区建立联盟,台湾向拜登请求加入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莫迪领导下的印度驱逐了天主教报纸《Le Croix》的记者、法国记者凡妮莎·杜尼亚克 (Vanessa Dougnac)。

| 24/01/2024
| 亚洲今日

今日新闻:在巴基斯坦,疑似爆炸事件导致伊斯兰堡的学校和大学关闭;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生7.1级地震。美国和英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大规模袭击;人质的亲属闯入耶路撒冷国会,加沙一天内有21名以色列士兵丧生。在俄罗斯,对军事基地和后勤设施进行了 400 多次袭击,以破坏乌克兰战争。

| 23/01/2024
| 今日亚洲
新闻聚焦
 
在气候峰会召开前夕,中国详细阐述了其生态转型目标:到203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7%至10%,并进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中国在该领域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专家表示,...
| 07/11/2025
| 巴西-中国
 
就在与泰国签署旨在缓和(远未结束的)边境冲突的协议几天后,美国政府撤销了拜登政府于2021年实施的武器禁运措施。此次禁运与中柬在云岭军事基地的冲突有关,也涉及柬埔寨的人权状...
| 06/11/2025
| 美国-柬埔寨
 
这位年轻的穆斯林政治家在胜选演讲中引用了尼赫鲁在印度独立日的讲话,并配以宝莱坞音乐,强调其与父母祖国的联系。他所展现的伊斯兰形象与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散布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在德里,《The ...
| 05/11/2025
| 印度-美国
 
短短几天内发生的两起事故已造成至少九人死亡。当地消息称,由于天气状况,部分遇难者遗体的搜寻工作“需要时间”。雪崩风险因气旋等自然现象而加剧。积雪稳定性变化、降水...
| 04/11/2025
| 尼泊尔
 
汉语教学越来越注重记忆和重复语音和符号,却忽略了语言本身所蕴含的联想之美。在语言等级体系中,发音不再是重要的变量,因为听力更为关键。在新丝绸之路沿线,为了让汉语“更...
| 03/11/2025
| 中国
 
作者 Andrea Ferrario
由于来自中国的订单减少以及工资下降,北韓的非正规就业正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金正恩向中国派遣的工人之间的紧张情绪也在加剧,原因是他们工资中不断增加的扣除额,用以保障北韓政权的收入。与此同时,俄罗斯已成为北韓新的 ...
| 30/10/2025
| 北韓
 
作者 John Ai
自1981年起担任正定地下主教的贾治国主教,于今日清晨在他被软禁的主教府邸逝世,享年90岁。他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入狱,之后受命在中国多个省份重建教区。他的勇敢使他屡遭逮捕和拘...
| 29/10/2025
| 中国
 
黎智英的儿子黎崇恩向《亚洲新闻》讲述了这位78岁天主教商人的遭遇。黎智英为香港的民主而奋斗,自2020年以来一直被监禁。“我们担心他的生命安全:已有太多患糖尿病的老年囚犯曾...
| 25/10/2025
| 香港-中国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