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自治区海拔5000米的天文台探索宇宙起源。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HP)的科学家宣布,他们获得了清晰的月球和木星150 GHz图像,这是寻找“原初引力波”的第一步。这是一个"世界屋脊"观测项目——通过与智利和南极的同类天文台联网,旨在捕捉我们所认知的宇宙诞生初期的信息。
北京(亚洲新闻/通讯社) - 利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5250米的天文台数据,中国天文学家在宇宙起源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的科学家昨日宣布,他们的AliCPT-1望远镜首次以150 GHz的频率捕捉到月球和木星的清晰图像,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对所谓原初引力波的探测。原初引力波是来自宇宙起源的微弱低语。
在时空的量子涨落中,这些难以捕捉的信号被视为宇宙结构中最纯净的涟漪。"如果成功探测到原初引力波,我们将窥见宇宙诞生最初时刻的景象,"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向新华社表示,"与此同时,这项突破将推动超导低温探测器与低温读取电子学等尖端技术的发展,从而把宇宙学研究推向前所未有的精准时代。"张新民补充道。
该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由包括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斯坦福大学在内的16个全球合作伙伴历时八年建成。该望远镜位于“世界屋脊”,旨在避开会对原初引力波造成干扰的大气水蒸气。该望远镜实验项目负责人刘丛战表示,地球上只有四个地点被认为适合进行此类观测:南极洲、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西藏青海高原和格陵兰岛。
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宏补充道,月球和木星实验只是一个开始。“作为北半球首个高海拔原初引力波观测站,该望远镜填补了中国的一项空白,并与南极洲和智利的仪器一起,构成了一个互补的全球网络。”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