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拉邦:借艾利斯瓦修女,天主和人性的交融
在韦拉波利总教区,天主教团体正准备迎接艾利斯瓦修女的宣福礼。艾利斯瓦修女创立了印度第一个加尔默罗会,她将默观生活与服务兄弟姊妹结合。将于11月8日主持宣福礼的塞巴斯蒂安·弗朗西斯枢机表示:“她以耶稣为中心,战胜一切挑战:即使在今天,她的见证也值得我们效仿。”
科钦(亚洲新闻)-值此全球教会庆祝诸圣节,并展望透过对逝者的缅怀而迎来的美好未来之际,印度喀拉拉邦的天主教徒们正以特别的视角关注艾利斯瓦·瓦卡伊尔(Eliswa Vakayil)修女的见证。这位修女将于11月8日星期六被册封为真福。仪式将在韦拉波利总教区瓦拉尔帕达姆的救赎圣母大殿举行,由马来西亚槟城总教区总主教塞巴斯蒂安·方济各(Sebastian Francis)枢机代表教宗良十四世(Leo XIV)主持。塞巴斯蒂安·方济各枢机的家族起源于喀拉拉邦。
艾利斯瓦修女(1831-1913)是喀拉拉邦女性宗教生活的先驱。 1866年,她在喀拉拉邦创立了第一个女修会,也是印度第一个加尔默罗会修会,该修会后来发展成为德肋撒加尔默罗会。她秉持加尔默罗精神,将默观与天主结合,积极服务,特别致力于女性的教育与发展。 1868年,她在喀拉拉邦库纳马武创办了第一所修女学校,并附设女子宿舍和孤儿院,为女性在社会和教会中开辟了新的天地。
以下是枢机主教赛巴斯蒂安·方济各就这次宣福礼所做的感想。
“我们唯一渴望的对象应该是这三个字母:天主。”艾利斯瓦修女用这句话概括了我们存在和使命的全部意义。她那颗渴望以平凡的方式爱天主、服事天主和人类的心,以及她那份质朴真诚的品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人类需要回归天主的至高无上──凌驾于受造物、人类和历史之上。她毕生的座右铭是:“对基督的热忱,对人类的怜悯”。
对基督的热忱包括对圣体圣事的爱、对圣母玛利亚和玫瑰经的爱,以及对穷人(无权者)的爱。对人类的怜悯特别包括对儿童、病人以及穷人(无权者)的关怀,不遗漏任何人,并关心所有灵魂的救赎,特别是那些最需要天主慈悲的人。
万福圣母玛利亚的艾利斯瓦修女,拥有圣母玛利亚的美德,真是一位“历经岁月洗礼的女性”。艾利斯瓦修女是一位品格高尚的女性-她信仰坚定,信念坚定,充满爱。她毕生致力于延续使命,克服并超越了人生的诸多挑战,其中一些挑战我们也能感同身受。
我深感荣幸,能够代表教宗良十四世主持艾利斯瓦修女的宣福礼。我很高兴能在她墓前结束我为“希望禧年”而进行的个人朝圣之旅,在我的祖先之地——印度喀拉拉邦,静静地默想并庆祝她走向圣洁的一生。天国与我们一同欢庆,因为普世教会和全人类又多了一位“天主之女”。
我们双手合十,祈祷赞美并感谢天主,感谢祂将圣母玛利亚的艾利斯瓦修女赐给我们众人。
愿一切荣耀赞美归于天主!
* 马来西亚槟城总教区枢机
《教会在亚洲》是《亚洲新闻》的亚洲基督徒社群专讯,如欲每周日都收到它,请点击此处订阅。
29/07/2015
10/02/2017 17:57
27/06/2015
21/06/2022 12:06
22/03/2021 15: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