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2025, 11.38
今日亚洲
發送給朋友

国际刑事法院起诉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

今日头条:香​​港警惕今年全球最强台风“桦加沙”;暴雨在加尔各答造成人命伤亡。长老教会牧师在伊斯兰堡避过伏击。埃及赦免被判入狱12年的活动人士和反对派部落客阿拉·阿卜杜勒·法塔赫。印尼非政府组织呼吁停止普拉博沃食物中毒事件后的免费餐点。

菲律宾

菲律宾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已被国际刑事法院正式指控犯有反人类罪。这位80岁的前国家元首被追究刑事责任,据称他在其所谓的禁毒战争期间犯下了数十宗谋杀案,数千名小毒贩、吸毒者及其他人员未经审判就被杀害。国际刑事法院副检察官马梅·曼迪亚耶·尼昂(Mame Mandiaye Niang)表示,杜特尔特是这些杀戮事件的“间接共犯”,法院称这些杀戮事件是由包括警方在内的其他人实施的。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是首位被国际刑事法院(ICC)起诉的亚洲前国家元首,也是第一位被移送至该法院所在地海牙的被告:他自三月起一直被关押在那里。

香港-中国-印度

香港天文台(HKO)已将正朝香港方向移动的台风「桦加沙」(Ragasa)的警戒级别提升至八级(最高十级)。预计桦加沙将成为今年迄今为止全球最猛烈的气旋,未来几天它将穿越中国南部,可能将有数千万人受到影响。拉格萨经过菲律宾北部时,风力超过每小时267公里。同时,暴雨也给印度加尔各答造成了严重破坏:至少有三人(据其他消息来源称,七人)触电身亡。距离一年一度的杜尔迦女神节(Durga Puja)不到一周,这个被洪水淹没的城市比以往更加危险:棚屋装饰、PVC广告牌和竹竿堵塞了市内多个地区被淹没的道路。

巴基斯坦

9月21日星期日,长老教会牧师卡姆兰·纳兹(Kamran Naz)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伊克巴尔镇附近遭枪击受伤,奇迹般地安然无恙。两名骑着摩托车的年轻人靠近他,开枪打伤了牧师的右腿;第二枪向其胸部射出,但没有击中他。牧师被送往巴基斯坦医学科学院接受紧急救治,并向身份不明人士提起了诉讼。卡姆兰·纳兹是巴基斯坦长老会基督教社区的活跃成员,此前他曾收到威胁,包括被指控“在阿富汗难民中传教”。

埃及

埃及著名活动家阿拉·阿卜杜勒·法塔赫(Alaa Abd El-Fattah)在被监禁近12年后获释,此前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赦免了他和其他五名囚犯。阿卜杜勒法塔赫被认为是埃及最著名的政治犯之一,他长期被关押并多次绝食,促使国际社会呼吁释放他。他曾是一名部落客,早在2011年推翻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政权的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之前就被逮捕了。但正是他公开批评2014年上台的塞西将军对穆斯林兄弟会和其他反对派运动的政治镇压,导致他被判处最长的监禁。

印尼

一些印尼卫生非政府组织敦促政府暂停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推行的旗舰计画——免费学校餐计画。这项耗资100亿英镑的计画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已惠及超过2,000万人,并正在迅速扩大,目标是今年底惠及8,300万名妇女和儿童。然而,该计划在餐点供应和准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据教育观察网络(JPPI)主任乌拜德·马特拉吉(Ubaid Matraji)称,免费餐食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影响全国6452名儿童,这体现了“系统性失败”。

俄罗斯

俄罗斯司法部甚至将著名的战争宣传家、Z部落客罗曼·阿廖欣(Roman Alekhin)列入其“外国代理人”名单,他曾担任库尔斯克州前州长阿列克谢·斯米尔诺夫(Aleksey Smirnov)的顾问。阿廖欣去年4月因涉嫌为“特别军事行动”参与者洗钱而被捕,据称阿廖欣本人也参与了该行动。

中亚

在利物浦举行的世界拳击锦标赛上,中亚拳击手们取得了胜利,他们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哈萨克拳击手夺得冠军(共获得7枚金牌,其中包括3枚女子金牌、1枚银牌和2枚铜牌),乌兹别克拳击手获得亚军(共获得6枚金牌、2枚银牌和3枚铜牌)。哈萨克兄弟马赫穆德(Makhmud,24岁)和托列汉(Torekhan,19岁)萨比尔汗(Sabyrkhan)尤其引人注目,他们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并双双夺得金牌。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七月工业生产总值下降:创十五个月以来最低水平
24/07/2015
穆巴拉克下台后: 重生與中東骨牌效应
12/02/2011
魏京生: 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22/03/2021 15:17
港区国安法:再有11名民主人物被捕
14/01/2021 13:57
被拘留于深圳的十名越境香港人,最高被判三年徒刑
30/12/2020 14:20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