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2024, 15.42
教会在亚洲
發送給朋友

日本的天主教:巴黎展示475 的信仰

作者 Sara Toffano

题为“从武士到漫画,日本的基督徒史诗”的展览将在欧洲议会大楼展出至 7 月 13 日。 展出的物品来自各种收藏,追溯迫害和“隐藏的基督徒”的历史,也追溯当今“小群”的活力。

巴黎(亚洲新闻) - 日本目前约有 43 万天主教徒,仅占该国人口的 0.34%。 这个社区很小,有时似乎看不见,但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并且仍然充满活力,从孤儿院到保护部落民等受歧视群体,从援助无家可归者到吸毒成瘾者、酗酒者 、残疾人、移民、囚犯、家庭和有困难的年轻人,为地震、海啸和洪水等经常摧毁群岛的众多严重自然现象的受害者提供支持。

这是参观“从武士到漫画,日本的基督徒史诗”展览时出现的画面。 在日本的存在。

第一批踏上日本领土的西方人是葡萄牙商人,他们于1543 年登陆南部岛屿种子岛,但直到1549 年圣方济各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抵达鹿儿岛,才将天主教带入了日本 列岛。 在两位耶稣会士的陪同下,他开始在大村(长崎)和京都附近的祖所进行第一批人的皈依。

日本是一个由幕府将军统治的国家,幕府将军是天皇任命最强的将军,大名、各省总督和封建领主都依赖幕府将军。 当时封地之间正在进行内战,大名试图透过鼓励国际贸易和城市建设来扩大和发展他们的领地:正是这种开放性使得传教士的活动得以进行。 为了体现宗教与贸易的相互依存关系,展览提供了一个两面木雕像,就像两面雅努斯一样,描绘了耶稣会士和欧洲商人的脸。

然而,1587年,将军丰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为了对耶稣会士雾岛大名皈依的封建总督施加更多控制,发布了第一道法令,命令传教士离开日本。 1590 年,意大利耶稣会士乔瓦尼·科拉(Giovanni Cola) 在长崎建立了一所艺术学校,制作教会装饰作品。

在那些年里,天主教信仰的个人仍然被容忍,以保护该国与西方的贸易关系。 1614 年,德川幕府将军决定禁止宗教活动:从这一天起,幕府将军颁布了一系列旨在消除天主教并对人民进行严格控制的法律。

由此开始了迫害季节:1619年在京都、1622年在长崎和1623年在江户(东京)发生了重要的殉道事件,尽管早在1597年,包括耶稣会士和方济会在内的26 名天主教徒就在长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来被教宗庇护九世(Pope Pius IX i)册封为圣人1862年。

对那些被怀疑与天主教关系密切的人强加的一种做法是“踩踏”,即踩踏圣母玛利亚的十字架或图像,以证明他们之间的疏远。 这种做法是在 1637 年天主教徒反抗德川幕府(Tokugawa)的岛原起义之后引入的。

幕府怀疑西方天主教徒煽动了起义,因此决定断绝与葡萄牙的贸易关系,这是在驱逐传教士和西班牙人之后,日本与欧洲天主教徒保持的最后关系。

1868 年,新天皇陆仁(Mutsuhito)废黜德川家族,结束了这种孤立状态,并在所谓的“明治维新”(Meiji Restoration)中将权力交还给皇室,这一事件被视为传统日本与 现代日本的分水岭。

正是在这些年,欧洲议会的伯纳德·佩蒂让(Bernard Petitjean)神父得以在长崎定居,并于1865 年2 月在那里建造并祝圣了一座教堂。 工匠对这座新建筑感兴趣,来到了长崎。

一位女士走近他说:“我们所有人的心都和你一样”,并只问了三个问题:“你认识教宗吗?” 你是独身者吗? 你向圣母玛利亚祈祷吗? 展览中见证这一秘密的文物是一尊圣母小雕像和隐藏在佛陀内部的十字架。

然而,目前在欧洲议会总部举行的展览也讲述了日本天主教团体的近代历史。 例如,1945 年 8 月,该国天主信仰中心长崎巿遭受核爆攻击,人们对此感到沮丧。

因此,在原子蘑菇上方描绘了一个女人,以提醒人们圣母的升天。 她是天主教医生兼作家永井隆(Nagai Takashi)的妻子。 日本教会对和平主题也给予了特别关注:展出的物品中有一面为多伦多2002 年世界青年日特别制作的旗帜,它重新诠释了日本的象征,一只鸽子从红色圆圈中升起,圆圈顶部 的和平旗典型的彩色条纹。

最后,神父回顾了日本天主教的历史和最近的传统。 柯维西(Corvaisier)的教理小册子、赞美诗和祈祷书、圣经翻译、新约漫画版和耶稣的生平、神父制作的面条。 在志津的德‧罗茨(De Rotz)为人们提供经济支持,以及以女儿节风格的娃娃制作的耶稣诞生场景- 3 月3 日庆祝女孩子的女儿节- 若瑟、玛利亚和一个成年 的、非- 小耶稣被放置在顶层,东方三博士被放置在中间层,其余的人被放置在底部。

因此,日本的信仰和教会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能够在困难中抵抗和发展,被该国的文化所接受和塑造,并且直到今天仍然将其精力奉献给最少的人。

《教会在亚洲》是《亚洲新闻通讯》的亚洲基督徒社群专讯。 若要每周日接收最新资讯,请按此处。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