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十四世首次公开接见,讲述撒种的比喻:“天主愿意为我们荒废一切”
教宗良十四世在圣伯多禄广场首次公开接见受到4万名民众的欢迎。在来自黎巴嫩、乌克兰和和平运动的欢呼声和旗帜中乘坐教宗专车参观。良十四世继续进行方济各为禧年开启的教理系列“耶稣我们的盼望”。再次呼吁向加沙提供“有尊严的人道主义援助”:“我们被要求播撒希望并建立和平。”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今天上午,在罗马朦胧的天空下,约有 40,000人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参加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的首次公开接见。新教宗恢复了禧年教理系列“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延续了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开始的反思。
今天演讲的核心是撒种的比喻(玛13:1-17)。教宗良十四世用各种语言向朝圣者致意,并重申了圣保禄的教诲:“每个人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昨天,他参观了城外圣保禄大殿的外邦人宗徒之墓。教宗说:“在一个因仇恨和战争而分裂和受伤的世界里,我们被召唤去播撒希望,建立和平。”
在接见开始前,教宗良十四世乘坐教宗专车进行了长时间的巡视——这是他当选以来第二次巡视,第一次是在上周日就职弥撒之前——他向聚集在广场上的人们致意。
许多人热切地伸出手,面带微笑,希望靠近车辆,并探过路边的障碍物。飘扬的旗帜中有黎巴嫩、乌克兰和美国的国旗,还有写着“和平”字样的布条。在巡视期间,教宗为他的保镳带来的几个孩子祝福。
教宗普雷沃斯特在向意大利语朝圣者致意时谈到了“加萨地带日益令人担忧和痛苦的局势”。他再次呼吁——此前已经多次提出——提供“有尊严的人道主义援助”并结束暴力,“暴力给儿童、老人和病人带来了令人心碎的损失”。
教宗良十四世在他的教理讲授中反思了寓言如何“帮助我们重新发现希望”以及“揭示天主在历史中如何运作”。在谈到反思之前用几种语言大声朗读的《撒种的比喻》时,他将其描述为“所有比喻的一种介绍”。
故事中,一个人在各种各样的土地上播种;只有落在“好土壤”上的种子才会结出果实(玛 13:8)。教宗解释说:“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到了耶稣的沟通方式。” “撒种的比喻直接讲述了上帝之言的动态及其产生的影响。”
圣言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我们生命的土壤”中——无论它处于何种状态。耶稣经常使用种子的形象。教宗说,在这些图像中,土壤代表着“我们的心,也代表着世界、社区和教会”。耶稣的话语“适用于所有人”,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在每个人身上发挥作用”。
寓言中的撒种者并不担心种子落在哪里,这似乎有悖常理。 “我们习惯于计算和计算——有时这是必要的——但爱并不遵循这种逻辑!这位『浪费』的播种者撒播种子的方式,正是天主爱我们的形象,”教宗良十四世解释道。天主在每一种土壤、每一种生命中播下“祂的圣言的种子”。 “天主相信并希望种子最终会开花结果。”
耶稣也用种子死后才结出果实的图像来讲述他自己的生活。良十四世说:“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上帝愿意为我们‘浪费’——耶稣愿意死去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宗将这讯息与一幅画作连结起来:文森梵谷的《日落时的播种者》。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梵谷画了播种者身后成熟的麦穗。在我看来,这是一幅充满希望的真实画面,”他说。场景中的主要人物不是男人,而是太阳——“也许是为了提醒我们,是上帝推动了历史,即使他似乎不在场或很遥远。”同样的太阳温暖着大地,使种子结出果实。
教宗良十四世最后说:“我们祈求主赐给我们恩宠让我们永远接受这颗种子,也就是祂的圣言。”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并非肥沃的土地,也不要灰心。让我们祈求祂继续在我们身上动工,使我们成为更好的土壤。
在接见的最后时刻,教宗的思绪转向了他的前任教宗方济各,他于一个月前的今天“回到了天父的家”。 “我们不能不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来结束这次会议,缅怀敬爱的教宗方济各。”
18/11/2020 17:31
05/12/2006
09/05/2023 18:18
27/03/2023 17:24
27/11/2021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