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火背后的住房危机及其与北京关系再度紧张的风险
大埔公共屋苑大火肆虐,凸显香港房屋制度的脆弱性:过度拥挤、建筑工地管理不善,以及数千名老人和家政工人被困在难以疏散的高层建筑中。宗座外方传教会的弗朗哥·梅拉神父谴责公共管理部门漠视民众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担心,这场悲剧可能会在12月7日地方选举前夕再次引发与北京的紧张关系。
香港(亚洲新闻) - 昨日发生在香港新界大埔区的宏福苑公租房的大火已造成至少65人死亡,数百人失踪。这只是初步统计的死亡人数。然而,即便仅凭初步数据(而且情况似乎还会恶化),这场火灾也堪称迄今为止香港遭遇的最严重灾难,甚至可能迫使亲中的地方政府推迟原定于12月7日举行的下届选举。
这座建于1983年的公寓楼共有近2000套单元,居住着4600名居民。大火吞噬了正在翻修的八栋31层摩天大楼中的七栋。“四栋楼的火势已被扑灭,但还有三栋仍在燃烧,高层尚未被扑灭,”77岁的宗座外方传教会(PIME)传教士弗朗哥·梅拉(Franco Mella)神父告诉《亚洲新闻》。他已在香港居住多年。
这场悲剧凸显了香港住房危机的部分现状:住房供应极度短缺,租金却居高不下。例如,许多年轻人居住在所谓的“棺材房”中,这些狭小的空间(约8平方米)是由分割后的较大公寓改造而成,如同墓穴一般。“我能体会到这些人的痛苦,因为1999年我也搬进了离火灾地点不远的一个大型公寓楼里的一套公寓,”这位来自米兰的传教士继续说道,“一个原本只够一个人住的房间,现在却挤了三四个人。两年前,我住的公寓楼里的电梯坏了,社工们不得不爬30层楼梯去给顶楼的老人们送饭。如果发生火灾,当然可以爬到顶楼,但生存却很难。”
老年人和残疾人在这种环境下尤其难以逃生。而王福苑的住户中,近40%的人年龄在65岁及以上。他们当中往往也包括外籍家庭佣工,根据法律规定,她们必须与雇主同住。目前仍有八名外籍女性失踪,两名照顾老年家庭的印尼籍女性不幸遇难,另有两人受伤。
“民众对政府的住房管理非常不满,认为政府根本没有解决民众的实际需求,”梅拉神父评论道。“这栋楼里的大部分住户大约四十年前就在这里购置了房产,但楼宇的所有权仍然属于房屋委员会。”
由于大埔堂区(长期由宗座外方传教会管理)位于楼宇附近,因此很可能许多居民都是基督徒。然而,大火肆虐摩天大楼超过24小时后,救援队仍未抵达高层。
起初,人们将责任归咎于去年开始的维修工程中使用的竹制脚手架。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政府正在考虑检讨竹制脚手架的使用,并提议以金属结构取而代之。
然而,政府的关注点随后转移到负责这项工程的建筑公司——鸿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疏忽和腐败问题上。该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消防总长杨彦健证实,使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密封窗户是导致火势迅速蔓延的关键因素,他称这种做法“不常见”,因为这些材料极易燃。此前,居民已批评鸿业公司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乱扔烟头和使用泡沫板等,这些问题加剧了人们对火灾的担忧。
今天上午,警方以过失杀人罪逮捕了三名男子,其中包括该公司的两名董事和一名技术顾问。与此同时,廉政公署已成立特别工作小组,对“可能与主要负责人有关的贪污行为”进行全面调查装修工程。”
早在2007年,丰业建设前股东卓德光就因贿赂公屋官员以获取合同而被判处18个月监禁。该公司安全记录也十分糟糕,自2016年以来至少有17项违规记录,罚款总额约34万港元(4.36万美元)。尽管存在这些严重的违规行为(并因此在2023年8月被罚款),该公司仍在等待牌照续期期间,于2024年初成功获得了价值3.3亿港元的康福苑维修合同。
长期致力于维护被冤枉入狱青年权益的梅拉神父推测,这场悲剧的严重性以及公众的愤慨“可能成为”新的反对运动或抗议活动的“导火索”。 香港正准备于12月7日举行立法会地方选举。政府已暂停宣传活动以鼓励选民参与,但行政长官李家超尚未决定是否推迟选举本身。
自北京于2020年实施国家安全法以来,香港的民主和人权状况持续恶化。亲中特区政府在压制民主派声音后,只批准“爱国”候选人,并在全城张贴传单以鼓励投票和提高投票率,但2021年上次选举的投票率仅为30%。此外,香港民众也已等待数月,等待黎智英案的最终判决。黎智英是一位亲民主的富豪,尽管现年78岁且患有糖尿病,仍被监禁多年。
香港特区政府和中国共产党都迅速采取行动,表示对这一悲剧的高度关注。但梅拉神父总结道,大埔大火究竟会化为灰烬,还是会成为新的社会紧张局势的导火索,“我们将在未来几天内见分晓”。
18/11/2020 17:31
22/03/2021 15:17
10/09/2012
15/05/2009
05/06/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