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了你》:良十四世首篇宗座劝谕,穷人是教会的核心
这份于10月4日签署并于今日发布的劝谕,延续了教宗方济各开创的事业。它共五章,121条,探讨了贫穷的许多“面貌”──物质、道德和精神层面,并呼吁“改变心态”。当教会向穷人伸出援手时,“她便展现出最高的姿态”。该文件引用了德兰修女的话:“她毕生致力于帮助被遗弃在印度街头的垂死之人”,并“以温柔的祈祷”来服务他们”。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教宗良十四世(Leo XIV)的首篇宗座劝谕《我爱了你》(Dilexi te)以“爱穷人”为中心,体现了这个基本真理:“穷人是教会的核心”(111)。
这份权威文件于10月4日,即圣方济各·阿西西(Saint Francis of Assisi)庆日签署,今天发布,延续了其前任方济各(Francis)在其最后几个月所开展的工作。
其标题本身与教宗方济各一年前发布的最后一份通谕《祂爱了我们》(《Dilexit nos》)相呼应。
《祂爱了我们》共五章121条,重申了教会关于穷人的教义,这一教义已被上个世纪的历任教宗所强调,并最终表达了对“一个贫穷的、为穷人服务的教会”的渴望,这也是阿根廷教宗任期内的标志。
标题取自《默示录》:“我爱了你们”(默3:9),这是主对一个饱受“暴力和轻视”的基督徒群体所说的话。
在引言中,教宗指出,透过《祂爱了我们》,“我们看到了耶稣如何将自己与『社会最底层』连结起来”。与方济各一样,良表示他“很高兴”能“将这份文件变成我自己的,并加入一些反思”。
在关于“教会关怀穷人”的文件中,天主告诉所有受贫困影响的人:“‘你们的力量微薄’,但‘我爱你们’。 ”
《我爱了你》强调贫穷的“多种形式”及其“多面性”,触及“那些缺乏物质生活资料的人,(……)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缺乏表达自身尊严和能力的途径的人”,以及那些经历“道德、精神”和“文化”贫困的人,他们要么是“个人或社会的软弱或脆弱”,要么是“没有权利、没有权利、没有空间、没有权利”的人。
教宗认为:“在穷人受伤的脸上,我们看到了无辜者的痛苦,因此,也看到了基督自身的痛苦”(9)。向“卑微无助的人”伸出援手,是与历史之主相遇的根本途径。在穷人身上,他持续向我们说话。 (5)
理解贫困,应当摒弃“世俗意识形态”和“似是而非的菁英统治”。教宗写着,面对贫穷的广泛性,仅仅推动其从世界根除“仍然远远不够”。
不幸的是,“社会往往倾向于以充斥着诸多不平等的标准来指导生活和政治”,甚至制造“新的不平等,有时更加微妙和危险”。
虽然积极的例子多不胜数——教宗良十四世强调了联合国的承诺,联合国“已将消除贫困作为其千年目标之一”(10),但不平等、一次性文化和“杀人的经济独裁”仍然是“社会弊病的根源”。这意味着,“实际上”“人权并非人人平等”(94)。
希望新的宗座劝谕能够促成“心态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必须刻不容缓,以便“每个人的尊严”在“今天,而不是明天”都得到尊重(92)。
教宗广泛论述了移民问题,并引用了教宗方济各用来描述教会对移民和难民的使命的四个动词:“欢迎、保护、促进和融入”(75)。这些动词表达了教会为所有“生活在生存边缘的人”提供的服务的行动。
对教宗而言,“服务穷人并非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而是平等者之间的相遇”。事实上,“当教会俯身关怀穷人时,她展现了她最高的姿态”(79)。
《我爱了你》探讨了几个与贫困人口脆弱处境息息相关的热门议题。
在这些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中,尤其突出。正如良所写,由于“排斥、虐待和暴力”(12),妇女“加倍贫困”,这些结构性条件在各个社会和文化中都普遍存在。
另一个问题是营养不良,它每天导致数千人死亡(12),受教育权也是如此,“受教育权是承认人类尊严的基本要求”(72)。在这方面,良引用了圣若瑟·卡拉桑斯(Saint Joseph Calasanz)的话,他是欧洲第一所免费教育机构──穷小子虔诚学校的创始人。
关于施舍,有些人常常“不屑一顾”,教宗敦促信徒“施舍,以此作为伸出援手,触摸穷人受苦受难的肉体”(119)。
教宗注意到,许多基督教团体普遍对边缘人群“漠不关心”,这种态度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崩溃”。他强调了近两千年来,修会男女修女们一直为“贫穷的教会”所著迷的榜样(103)。
其中一位是加尔各答的圣德兰(Saint Teresa of Kolkata)修女,她是“普世的爱德象征,她竭尽全力地为最贫困、被社会抛弃的人服务”(77)。
这位出生于马其顿的修女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在“印度街头”垂死挣扎的人们。教宗写道:“她聚集那些被抛弃的人,清洗他们的伤口,并以温柔的祈祷陪伴他们直到死亡。 ”
她勤勉而饱经磨难的一生,源自于“她深厚的灵性,将为最贫困的人服务视为祈祷和爱的果实”。
最后,在最后一章“持续的挑战”中,教宗良十四写道,对基督徒来说,穷人不应被视为“社会问题”,而应被视为“我们‘家庭’的一部分”(104)。
“本世纪初的主流文化希望我们抛弃穷人,让他们听天由命,认为他们不值得关注,更不值得尊敬”(105)。
事实上,教宗感叹说:“在陪伴、照顾和支持我们发达社会中最脆弱、最弱势的成员方面,我们仍然是‘文盲’。我们已经习惯了视而不见。 ”
相反,今天的贫穷应该“深入我们信仰的核心”(110)。正如圣若望·保禄二世(Saint John Paul II)所说,对教会而言,这种“优先选择(……)世对她至关重要,也是她一贯传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