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2016, 13.35
中国
發送給朋友

习近平要控制军队,但其毛泽东运动已经大势已去

作者 Wei Jingsheng

中国国家主席将全部赌注压在了媒体和军队权利上。一旦能在上述两个领域中取得成功,他可能会在短期内全面控制中国局势。但是,这种可能性甚微。正如近三年来几乎没有一件事顺利,这些行动也不会那么平静地过渡。这是因为习近平思想的基础就是错的。伟大持不同政见者的分析

 

华盛顿(亚洲新闻)—从驱逐法国记者的事件中,我们察觉到了习近平政权控制舆论的计划。习近平掌权以来似乎什么都不顺。经济不顺;政治不顺;外交也不顺。先前把希望寄托在反腐上,骗取了一些民众的支持。很快就让人们察觉到虚假不实,选择性反腐实际上是清除异己,因此民气大降。

紧接着就是贪官污吏们的反击,包括官僚阶层的人心惶惶。在中央全会上没有实现独裁,反而弄得有点灰头土脸。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掌握军权和修理媒体舆论上边了。如果这两项都顺利的话,在短期内掌控局势应该是可能的。

遗憾的是,在我看来都不太可能。就像他三年来每一件事都不顺一样,这次仍然会不顺。因为他的基本思路就是错的,细节做得再精致、再准确也还是错的,错得无可挽回。

就例如修理外国记者来控制舆论。可以回想一下;毛泽东时代是靠修理外国记者获得了舆论优势的吗?他靠的是西方舆论马克思化,或者说左倾化;加上完全控制了国内媒体并且包围了外国记者。使得国际舆论完全看不见国内的状况,为了写报道不得不大量引用共产党的报纸。

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世界舆论早就从同情共产党,逆转到了厌恶共产党。包括左派也不再喜欢共产党,而是尽量划清界线,不要被共产党国家的独裁专制所牵连。就连共产党国家的老百姓也早就抛弃了共产主义的谎言。习近平妄想靠五十年代的那一套宣传调子来重振共产党,正应了那几句古代寓言;缘木求鱼,刻舟求剑。看上去就是笑话。

现在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这么发达,而且日新月异。不用驻在北京,也可以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国内外舆论结成一体,是挡也挡不住的强烈趋势。习近平的网警队伍也应了一句古代寓言,叫做螳臂当车。无论再往螳臂维稳经费上加多少钱,螳臂当车就是螳臂当车。再多也挡不住历史的车轮,这叫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再例如军队改革,简称军改,是最近最热闹的媒体名词。用脚后跟思考都看得出来,这是在玩儿变戏法,目的就是掌握军权。这个改那个成那个;这些下去那些上。不过是大范围的清除异己,培植亲信。这必然引起军心不稳,甚至兵变,起码也是战斗力急剧下降。历史上有无数先例。

军队是不是需要改革体制呢?确实需要,但首先是军心要稳。稳定军心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呢?是要知道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打仗。在共产党还很得民心的时代,党卫军的性质能得到官兵的认同。在党的幻觉已经消失,国家民族认同感十分强烈的形势下。习近平想恢复党卫军的性质,能和广大官兵的认同相符合吗?结果只能是军心涣散,逆反盛行。

在文化素质较低的过去,袁世凯可以靠当兵吃粮来笼络军心,创造了私人军队。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时代,私人军队仍然很盛行,从苏联学来的党卫军制度,更适合当年的军人素质。取代了不合时宜的私人军队,并且和国家军队性质的日本军队周旋了八年之久。

时隔半个多世纪之后。现代人民和军人的素质已经大大提高,国家民族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继续党卫军的体制已经脱离了人民和军人的认同,这是几十年来军心涣散的主要原因。军官腐败也是认同感下降的后果,而不是原因。文官爱钱;武官也爱钱。古今中外这样的国家必将灭亡。

爱国主义是教育出来的吗?不是。首先必须是这个国家的体制得到人民的认同,教育才能起到提高认同感,导致思想一致的效果。美国的军队没有政委和政治军官,军人的政治目标仍然清晰统一。为国家和人民而战,不需要思考和怀疑。

习近平的军改无论怎么改,都还是强化党卫军体制。大多数人民已经不认同共产党的一党专制腐败体制了,为党而战还能够聚拢人心吗?恐怕还不如为钱而战的雇佣军目标一致。习近平的军队改革,必然会沦为把党卫军退化成私人军队。这是真正的乱军篡权,也为别人乱军篡权打下了基础。

随着经济进一步下滑,社会矛盾也会进一步恶化。随着选择性反腐败越来越残酷,官场内斗越演越烈。随着大撒币的效果递减规律,金钱外交越来越失灵,国际矛盾越来越尖锐。这就是习近平的新年新形势。

习近平集团的应对之策,只能是集中精力办好国内事务。对外进一步退缩,放弃南海、东海的主权争议,与美国修好。以求在经济调整中得到美国和欧洲的合作,至少不要进入经济对抗。

这同时需要逐步建立民主制度,恢复法制。否则就仍然是与西方民主对立,政治经济都无法对接而处于不匹配的状态。没有对抗苏联的需要,西方国家的容忍度会逐渐消失,抗苏红利加上低人权红利都将不复存在。这也是习近平的新年新形势。

不想走这条路,还想一党专政。只能是死路一条。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