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索萨:来自果阿的耶稣会科学家将领导梵蒂冈天文台
教宗良十四世任命他为梵蒂冈天文台新任台长。这位研究星系起源的学者在印度长大,深受利玛窦的影响。他曾在孟买学习物理学,之后专攻德国和美国。他告诉《亚洲新闻》:“我们仰望天空,并非为了探究天主,而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复杂性和美丽,它不断为我们带来赞美造物主的新理由。”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 - 印度耶稣会士理查德·安东尼·德索萨(Richard Anthony D'Souza)将担任梵蒂冈天文台(圣座的天文观测站)的新任台长。教宗良十四世今天在圣依纳爵·罗耀拉瞻礼之际任命了他,确认了教宗方济各已做出的选择,即接替他的美国同修盖伊·康索尔马尼奥(Guy Consolmagno)担任教宗。康索尔马尼奥十年任期将于9月19日届满。
这是亚洲宗教领袖首次在梵蒂冈机构担任这一领导职务,整个科学界都对此高度关注。47岁的德索萨神父在果阿的一个基督教家庭长大,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拥有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博士学位,并在密歇根大学深造。他曾担任Specola社团的长老,该社团目前由15名耶稣会士组成,他们不仅活跃于历史悠久的冈道尔夫堡天文台,还活跃于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格雷厄姆山的最先进的望远镜。
自2016年以来,德索萨神父一直是梵蒂冈天文台的工作人员。近年来,德索萨神父一直致力于星系起源的研究。几个月前,他在接受《亚洲新闻》采访时解释说:“我本质上是一位恒星考古学家。我通过揭示数十亿年前发生的现象的线索,研究恒星的诞生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我还研究恒星的形成过程,以及不同星系如何相互吸引直至合并。”他在众多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了关于这些主题的论文,为了表彰他的研究成果,最近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
在接受《亚洲新闻》采访时,德索萨神父还讲述了他年轻时与许多耶稣会士朋友结识,并最终接触望远镜的历程。“我对利玛窦和其他修士的研究故事非常着迷,”他回忆道。“因此,完成见习期后,我的省份派我去孟买学习物理。”
关于天文台的活动,他告诉我们:“我们仰望天空,并非为了探究上帝,而是为了探究宇宙的本质。我们越是思考造物的复杂性,就越能体会到它的美。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努力通过更好地理解上帝的作为,不断提供赞美上帝的新理由。”他补充道,一个将在科学与信仰关系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就是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形式。“今天,我们在探索太阳系外存在物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我相信,在二十年内,我们将在已知的数十亿颗恒星中,找到生命形式存在的证据。基本生命形式,分子;但如果它们存在,就不能排除它们发展成智慧生命形式的可能性。这样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它与《启示录》又有何关联?我感觉,神学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不得不处理与发现海洋之外的‘新世界’类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