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从上海到北京,免签旅游使外国游客数量翻番
根据近期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政府实施的免签政策已覆盖全球75个国家,并在疫情后重振当地经济的战略领域开始取得显著成效。韩国、日本、美国、泰国和俄罗斯是主要的游客来源国。
北京(亚洲新闻/通讯社) - 中国扩大免签旅游政策正开始取得期望成果:根据《南华早报》援引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主要入境口岸的外国游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强劲增长。据报道,推动这一增长的因素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游客可以免签入境中国,逗留时间最长可达30天。随着阿塞拜疆的加入,到7月16日,加入的国家将增至75个。
自今年年初以来,仅上海机场就有140万游客免签入境。如果算上来自非免签国家的游客,这一数字将达到26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44.8%。北京机场的免签入境旅客总数达84万人次(是2024年上半年的两倍),而成都机场的免签入境旅客总数达28.7万人次,增长了120%。据报道,主要来源国是韩国、日本、美国、泰国和俄罗斯。
这些数据与《彭博社》今年年初一项涵盖2024年的分析结果一致,该分析发现来自越南、蒙古和马来西亚等邻国的游客数量增长最为显著。彭博社收集的数据显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某些因素持续影响着游客的选择: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持续敦促其公民在中国保持高度谨慎,从而抑制了赴华旅游的增长。
此次放宽入境要求的举措是一项更广泛战略的组成部分,该战略除刺激旅游业外,更旨在重振因内需疲软(早在贸易战前就已出现)而陷入困境的中国经济。不仅如此,北京还试图改善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而受损的国际形象。根据5月发布的年度《民主感知指数》(衡量全球对各国民主质量认知的研究),这些努力并非徒劳——事实上,多国民众对华信任度正持续上升:调查显示,在大多数受访国家中,中国的声誉似乎已超越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