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受欢迎与融入困难:俄罗斯人逃离克里米亚
2014年俄罗斯并吞克里米亚后,约有100万俄罗斯人从北部地区以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迁往克里米亚。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困难逐渐显现,许多人最终选择返回。高昂的房价、基础设施的匮乏以及“克里米亚心态”都成为沉重的负担。近年来,平均每10名抵达克里米亚的俄罗斯人中,只有2人最终留下来。
莫斯科(亚洲新闻)-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约有100万俄罗斯人迁往克里米亚,他们主要来自北部地区,也有部分来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在海边生活并领取莫斯科发给新居民的联邦补贴的机会。
然而,许多人难以适应当地生活,最终返回俄罗斯。正如Krym.Realii的一份报告所记录的那样,即使在今天,俄罗斯人也很难真正融入当地社会。
对许多人来说,除了基础设施匮乏、工资低廉以及夏季以外气候并不总是宜人之外,高昂的房价也是一大难题。
然而,对许多俄罗斯人来说,真正让他们难以在克里米亚定居的,是当地特有的“克里米亚心态”。这种心态除了与战争相关的军事因素,以及乌克兰持续袭击克里米亚境内俄罗斯目标(克里米亚已成为俄罗斯保卫被占领土的关键堡垒之一)之外,还具有相当独特的特征。事实上,正如该地区的房地产和旅游机构所报告的那样,早在顿巴斯入侵之前,俄罗斯人就已经开始返回俄罗斯。
据房地产顾问克谢尼娅·什瓦茨(Ksenia Švarts)称,近年来抵达克里米亚的十个俄罗斯人中,平均只有两个人留下来。她自己来自北部城市彼尔姆,但她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与当地居民和谐共处的方式。
许多人急忙变卖所有家产,带着家人来到克里米亚。克谢妮亚(Ksenia)在她的部落格中写道:“他们以为大家都在等着他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实际上,困难很快就出现了,首先就是在塞瓦斯托波尔或其他地方找工作。官方宣传称,克里米亚半岛首府塞瓦斯托波尔是俄罗斯人口成长率最高的地区。
事实上,塞瓦斯托波尔并没有真正的城市发展规划,许多人最终“感到迷茫”,正如一个来自萨马拉的家庭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很快就搬到了新罗西斯克。人们感觉“世界仿佛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这里没有真正的发展”。
和克里米亚半岛上的许多其他城市一样,塞瓦斯托波尔仍然是一个度假胜地,在这里安家落户并不容易,尤其是许多当地居民仍然坚信他们“是乌克兰的一部分”,并认为迟早有一天会与基辅重新统一。尤里(Yuri)和奥克萨娜(Oksana)一家离开了,他们一离开塞瓦斯托波尔,“就感觉肩上的重担一下子卸了下来,仿佛整个世界压在克里米亚的重担都卸了下来,那种压力简直难以承受”。
莫斯科企业家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Aleksandr Sergeev)证实:“融入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并不容易;尽管我们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但仍然被视为外来者”。
光是因为“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而心生向往是不够的,只有那些有积蓄或能够远程办公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到这片土地的美好。
克里米亚的平均月薪约为3.5万至4万卢布(不到400欧元),在俄罗斯联邦所有地区中排名垫底,仅比首府塞瓦斯托波尔略高一些。当地11.4%的人口仍生活在贫穷线以下,被俄罗斯并吞11年后,情况几乎没有改善。
由于当地居民被强制迁往其他地区,俄罗斯人也受到当地民众的敌视,首当其冲的是克里米亚鞑靼人和那些看起来更亲乌克兰的人。
根据各种统计数据显示,30%至40%的克里米亚人被迫离开家园,许多新居民在国家主导下从俄罗斯其他地区迁入。这可以被描述为一种种族灭绝,类似于史达林在上世纪对这些地区和其他地区的驱逐行动,无疑不利于克里米亚人接纳俄罗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