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2024, 21.19
东方之门
發送給朋友

本德考斯基:以色列的危机和加沙战争中的分歧

作者 Dario Salvi

内塔尼亚胡总理的政治和个人未来也受到加沙地带冲突的威胁。这就是华盛顿担心与黎巴嫩(和伊朗)扩大关系的原因。对于参与以色列犹太人和基督徒对话的专家来说,该国的现实是“复杂的”,裂痕现在正在显现。人质返回、谈论和平是当务之急。

米兰(亚洲新闻) - 如果加沙战争明天结束,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涯将进入最后阶段,这就是为什么他总是希望进一步扩大战争和冲突。这份由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以匿名方式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的观点,并提到了加沙局势的逐步升级,随着真主党进入北部战线,加沙局势也有可能波及黎巴嫩和伊朗。内塔尼亚胡的个人命运——以及他掌权的宗教右翼主张——与圣地发生的流血事件密切相关,据几位专家称,这些事件有可能激怒该地区。然而,未来仍然不确定,因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战时内阁”的内部分歧已经显现。一方面是现任总理以及激进派部长贝扎莱尔·斯莫特里奇和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另一方面,是军事领导人(以色列武装部队)和中间派领导人本尼·甘茨(Benny Gantz),他通过与另一位反对派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Yair Lapid)保持距离而进入政府。

“复杂”的现实

宗教协谈专家、耶路撒冷犹太基督徒关系中心项目负责人、罗辛教育与对话中心主任哈娜·本德考斯基(Hana Bendcowsky)向《亚洲新闻》表示,“当今以色列的现实非常复杂,以色列正处于战争状态,以色列人仍在哀悼10月7日大屠杀中1200名无辜者被杀,为士兵的死亡,为被哈马斯绑架并仍关押在加沙地带的人们哀悼” 。

本德考斯基说,在军事应对哈马斯袭击的早期阶段,“民间社会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动员起来提供帮助”。从为士兵准备饭菜,到在田间做志愿者,支持失去工人的农民,从打开房屋的大门欢迎流离失所的人,到收集衣服和毯子:最初有许多团结的姿态,甚至是自发的、无组织的。“他们甚至为入住酒店的人洗衣服”,而“社会、媒体和当局”强调并赞扬这种强烈的“团结”意识。

然而,这种感觉并不是明确的。“对于不少人来说,这种团结感是不真实的,并不反映现实。人们对政府不满,对政治制度、政府成员的立场有很多批评。因为,他们“更多地关注个人问题而不是照顾公民、流离失所者,尤其是人质。”除此之外,人们对政府未能承担“责任”感到“失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这些都使“裂缝变得更加明显”。

人质的“结”

不仅在政府内部,而且在以色列社会本身引起冲突的因素之一就是哈马斯手中的人质问题。然而,该国政府,从总理开始,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不太高。哈娜·本德考斯基证实,在人质问题上,人们的观点也是多种多样且复杂的。以色列希望释放他们,但问题是人们愿意为他们的生命付出什么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现不同的意见:从不惜一切代价立即释放到军事攻击,甚至不惜牺牲被绑架者的生命”。这些立场反映了道德成分和战略军事成分之间的紧张关系。

分裂的领导人,分裂的社会

关于领导层,在短短几年内至少进行了五次选举,进一步证实了结构性不稳定。尽管如此,在这种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内塔尼亚胡能够不时地建立不同的联盟,直到目前与极右翼和极端正统派的联盟,以继续掌权。“我不想对政府和不同立场发表判断”,专家继续说道,“我试图保持宽容,因为我们仍然处于创伤之中,处于战争之中,即使激进和极端的态度盛行。我们正在失去对人类的同情心”,从而损害了“攻击性语言”和仅显示现实“一部分”的“非黑即白”对比。在悲剧中,“人们很难保持复杂的立场并看到硬币的另一面”。

“我希望,当加沙的战斗停止,我们开始谈论‘后天’时,更多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会明白,除了政治外没有其他解决方案,并且我们必须看到和平”,即使它会冷酷而功利。我们不可能认为,像我们 10 月 7 日看到的那样,加沙地带数万人死亡、近 200 万流离失所者、难民和野蛮屠杀这样的战争事件是我们希望在以色列再次看到的,或者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遭受这种痛苦。思考和平、谈论和平是困难的,但和平的希望必须保持存在,即使是在像现在这样的黑暗日子里。”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就核查德黑兰核设施达成协议
22/05/2012
德黑兰增加浓缩铀库存,违反国际原子能机构协议
08/09/2021 17:42
德黑兰推动浓缩铀,使核谈判有风险
07/07/2021 13:24
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伊朗拥有先进铀浓缩工厂
17/03/2021 12:07
扎里夫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员开放核能:可能达成「可接受的」协议
19/06/2020 15:06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