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2017, 07.20
黎巴嫩 - 沙特阿拉伯 - 法国
發送給朋友

随着巴黎准备迎接黎巴嫩总理,哈里里事件有一个圆满结束

作者 Fady Noun

即将离任的黎巴嫩总理将离开沙特阿拉伯前法国。他的未来和他的政府的前途依然存在疑虑。奥恩总统的保护加强了他与「养子」的关系。沙特在黎巴嫩维持他们的目标,因为欧洲、美国和伊朗想要黎巴嫩的稳定。

 

贝鲁特(亚洲新闻) - 法国做到了!几乎是一个外交的大成功。在利雅得 (十一月四日)的阿拉伯《卫星电视台》(Al-Arabiya)的直播辞职后的两个星期,在含糊的情况下,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Saad Hariri)预计将于星期日在巴黎与法国总统伊曼纽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共进午餐,法国爱丽舍宫宣布。

为什么如此荣誉?那是依然不清楚。法国对哈里里的调解历史尚未写出来。但是这个故事包括马克龙总统的临时探访于利雅得,而他的外交部长让-伊夫·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的两次旅行,以及在贝鲁特中本身的无数次接触。

目前,清楚的是,法国已经向沙特人明确表示,特别是向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哈里里是不可缺少的「坚定的盟友」。黎巴嫩和法国之间的传统的联系,基于友谊、相互理解和利益的关系,对于这个令人满意的结果肯定有所贡献。

也清楚的是,沙特阿拉伯似乎已经撤消了它在两星期前强加给黎巴嫩政府首脑的限制。后者,还持有沙特国籍,在两周内的三个场合,宣布他将在"两或三天内"抵达贝鲁特,但从未跟进过。

无可否认地,沙特官员曾经说过,这些限制是在贝鲁特中发明的一个无稽之谈,但是当黎巴嫩总统,冒着一个严重外交事件的风险,说进出哈里里的利雅得住宅的人都被搜身,说多了一些。他根本就不敢说这样的话,如果不是情况有不合常规的某事令黎巴嫩总理在过去两周内被扣留。

个人参与

尽管年龄存在差距,一份强大的友谊于过去数月在两个男人之间建立,这是根据与总统府亲近的消息来源,程度是八十多岁的黎巴嫩总统,真的把四十八岁的哈里里带到他的翅膀庇护下。这段关系解释了为什么米歇尔·奥恩(Michel Aoun)感到如此强烈,在个人的层面,关于这件事情。根据消息来源说,奥恩对总理表现出一种「保护性反应」,在看到他的总理被这样的方式对待而感到极度义愤。这种个人参与证明,或者如同消息来源说,总统的决定是穿上战衣,不惜一切代价去「"解放"他像爱一个儿子般的男人。

不过,自从在星期四宣布总理去法国的探访旅程之后,总统的调子已经改变了。奥恩现在感到放心,他说"哈里里危机"正在得到解决,而且"所有问题都有解决办法"。黎巴嫩外交部长吉卜兰·巴锡尔(Gebran Bassil),在拜访所有欧洲主要国家的首都后,回到黎巴嫩,按照事态发展,同时敦促驻巴黎的黎巴嫩新任大使要睁大眼睛保持警觉。

调和,某人?

然而,「哈里里事件」的暴力和非法行为,它仍然设法考验了调和,导致奥恩当选总统的选举,以及在总理办公室就职的哈里里。这次调和能解决困难吗?并以什么代价呢?什么可以取代它?我们是否注定要无所作为?如此多的问题难以回答是或否。

最终地,整个黎巴嫩被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竞争而「挟为人质」。迎头赶上,经过一年的蜜月之后,被这场竞争所困扰,它的未来现在依赖于它。为了黎巴嫩的美丽观点,是不会让伊朗修改在阿拉伯世界中它的隐藏军事扩张的政策,特别是在也门,真主党在那里部署了三百到四百名军事教官。而且也不再为了黎巴嫩的美丽观点,而令穆罕默德·本·萨尔曼将一枚从也门向沙特阿拉伯发射的导弹视而不见,也不会对巴林的什叶派人口作出严厉打击,也不会在科威特的一个恐怖袭击做准备。

这些考虑毫无疑问将成为贝鲁特和巴黎之间交流的核心,这个交流将会跟随哈里里的抵达到法国。哈里里将会在法国首都待多久?他是否将会从法国递交辞呈,如果是的话,他将如何进行持续的政府业务?根据他的声明,他的人身安全是没有保证的,他还会回去黎巴嫩吗?会否有一个宪法的例外否允许他在国外这样做,正如总统在暗示呢?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黎巴嫩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欧洲和美国以及伊朗,都不想破坏它的相对稳定和其机构的恢复,包括自二零零九年的第一次国会选举以来,在二零一八年五月份设置。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教宗:在圣诞节天主成为无助的孩子,可自由地进入我们的心
23/12/2009
教宗强调,宗教自由是伊朗的基本人权
29/10/2004
改革派宣布在选举中失败
16/02/2004
以色列呼吁在10 月举行新的选举
21/06/2022 12:06
Covid疫苗接种被暂停直到2021年1月
18/11/2020 17:31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