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越来越少年轻人采礼)
根据南韩农村经济研究院的一项调查,只有40.4%的受访者表示会举办“采礼”──这是如今传统丰收节的标志性仪式之一。 2016年,这一比例高达74.4%。这体现了南韩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这个标志着返乡的节日如今已成为出国旅游的季节。
首尔(亚洲新闻/通讯社)-今天是南韩最重要的传统节庆之一-中秋节。近50万辆汽车从首尔前往各省,与家人团聚,共同庆祝今天的节日。
然而,南韩农村经济研究院(Krei)的一项调查显示,这项传统也正受到南韩社会突如其来的变化的影响。仅有40.4%的受访者表示会举办“采礼”(秋收节的标志性仪式之一),而2016年这一比例为74.4%,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下去。
Krei将这种下降归因于多种因素,例如习俗的简化、小家庭的增加以及年轻一代价值观的转变。
中秋节,又称收获节,是南韩农历八月十五。它透过庆祝秋季丰收来纪念南韩的农业根源,因为秋季的丰收确保了人们的生存或良好的生活质量,为冬季的到来做好准备。
中秋节在国际上被称为“南韩感恩节”,其起源是感恩自然和祖先的节日,这与这个节日的儒家根源相符。
中秋节由一系列仪式组成,首先是“采礼”。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摆满各种菜肴的餐桌旁,菜肴依方位排列。桌上的玻璃杯里倒入米酒,对应每位祖先。
这一切都用来祭祀祖先。菜肴中不放大蒜和葱,因为在其他文化中,它们被认为是驱鬼的驱魔剂,可能会驱赶鬼魂。
餐桌摆好后,所有家庭成员依年龄顺序依序鞠躬行礼。焚香迎接祖先的灵魂,窗户也随之打开,仿佛要让他们进来。祭祀结束后,就到了所有客人用餐的时间。
最常见的菜肴包括煎饼(Jeon),一种用蔬菜、鱼或肉制成的咸味煎饼;杂菜(Japchae),一种炒土豆面;以及松饼(Songpyeon),一种甜美的月牙形粽子,里面填满了豆子、栗子、芝麻或蜂蜜,用松针蒸熟,散发出独特的香味。据说,饮下祖先在仪式中喝的水,恐惧就会消失。
饭后,家家户户都会去祭拜祖先的坟墓,并清除夏天长出的杂草:这是一种名为“伐草”的仪式,也是圣庙习俗的一部分。这一天还会继续举办其他欢乐的活动。
其中包括摔跤,这是一种传统的摔跤形式,参与者只用手臂将对手摔倒在地。夜幕降临,人们聚集在一起,观赏羌羌水月来舞蹈。羌羌水月来舞蹈自2009年起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舞蹈中,身着传统韩服的妇女们围成一圈跳舞,唱歌,表演乡村生活的场景。这是一种祈求丰收的舞蹈。这一天的结束方式是到户外观赏满月,据说满月是一年中最大、最亮的月亮。
传统仪式参与度的下降主要是由年轻一代造成的。对许多年轻人来说,中秋节不再意味着回家,而是出国旅行的机会。他们日益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和数码素养为他们提供了与家人保持联系的新方式。
首尔仁川国际机场预计中秋节期间的旅客吞吐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45万人次,绝非偶然。
南韩东西大学教授贾斯汀‧芬多斯(Justin Fendos)认为,出国度假是体现代际差异的一个有趣指标:对于四五十岁的人来说,第一次出国经历的平均年龄是31岁或40岁,而如今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出国年龄则下降到21岁和26岁。
然而,南韩文化研究所的调查结果也与其他几个因素有关。
快节奏的南韩工作文化使得完成诸如节日等所有复杂的仪式变得困难。即使那些不放弃传统的人也在根据现代需求进行调整:越来越多的人购买现成的传统菜肴,并在电视上观看传统的羌羌水月舞。
一场变革正在发生,祖先仪式正在简化和改编,并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寻找新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