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曼谷军方的“抱怨”以及与为泰党的摊牌
尽管泰国军方指控柬埔寨再度违约,但东盟斡旋的停火协议仍持续有效。冲突已导致逾30万人流离失所。深层背景是美国对两国加征关税及曼谷政治危机。8月4日,宪法法院将就暂停职务的贝东丹·西那瓦总理案作出裁决,此举可能重塑泰国文官政府与军方建制派的力量平衡。
曼谷(亚洲新闻) - 尽管曼谷方面指控柬方违反停火协议,而金边方面拒绝接受该协议,并要求部署国际观察员,但柬泰两国自周一午夜起生效的停火协议似乎仍在维持。
该协议由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斡旋达成。当前局势的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对两国征收关税的确认(或可能的修改)。两国的关税已达到36%,是全球最高水平。但华盛顿也希望在一周前爆发的边境冲突中扮演调解人的角色。
然而,泰国军方指挥官指责对方在昨晚和今天早上“明显违反停火协议”,而曼谷政府则倾向于淡化局势:其发言人指出,“报告显示边境局势总体正常”。柬埔寨否认有任何敌对行动,但人们越来越关注最近几天激烈炮火交火、柬埔寨地面入侵和泰国空袭造成的约30万难民。
总体而言,局势依然脆弱,尤其是在争议寺庙地区,这些地区位于边界尚未完全划定且双方尚未相互承认的地区,以及柬埔寨、老挝和泰国边界交汇处的“翡翠三角”。
然而,昨天,区域军事指挥会议促成了一项七点协议的起草,该协议除其他内容外,还规定了撤军以及遣返受害者和战俘(据泰国政府称,其中18人是柬埔寨人)。会议还宣布成立一个联合协调小组,等待定于8月4日举行的总边界委员会会议,该会议旨在审查局势并恢复正常状态,包括重新开放过境和当地居民返回。
本就复杂的关系现在又因遇难者人数而更加紧张:官方公布的遇难者人数为30名泰国人,其中一半是平民;柬埔寨人为13人,其中5人是军人。在泰国,此次边境暴力事件既反映也印证了文官政府的软弱,以及与直接或间接掌权近一个世纪的军政府之间艰难的关系。
针对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的冒犯君主罪案预计将于8月22日作出裁决。他信·西那瓦曾是前总理,在2006年政变中被罢免,并自2008年起自愿流亡。两年前,他信承诺不再涉足政坛,并因此获得赦免。此后,他一直是为泰党(Pheu Thai)的关键人物,该党将其女儿佩通丹·西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推上了执政之路。然而,迄今为止,泰国政府在应对泰国经济放缓方面表现得并不有效。
柬泰两国之间由共同民族主义情绪引发的军事危机,也与6月15日柬埔寨前首相洪森与泰国总理的通话有关。此次秘密会谈源于洪森与他信父子之间的友谊和商业关系,但如今这种关系已显著降温。部分对话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并被公众视为对泰国军方的侮辱,引发了一场抹黑运动,最终导致帕东丹总理被停职,并任命了一位临时继任者,等待8月4日宪法法院的裁决。
因此,边境军事对抗的后果可能很快影响到泰国的治理,可能导致政治动荡,或使泰国军队和精英阶层扮演更加强硬的角色。他们一直对西那瓦家族及其相关政治力量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改革运动持敌对态度。
26/02/2005
20/03/2023 15:52
17/05/2024 14:42
01/03/2024 14:05
24/11/2023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