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气候变化亦是登山惨案的幕后推手
短短几天内发生的两起事故已造成至少九人死亡。当地消息称,由于天气状况,部分遇难者遗体的搜寻工作“需要时间”。雪崩风险因气旋等自然现象而加剧。积雪稳定性变化、降水量增加以及冰川加速融化是主要危险因素。
加德满都(亚洲新闻) - 马拉雅山脉峰顶短短几天内发生的两起悲剧,再次引发人们对攀登世界最高峰过程中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的关注。如果说过去人们将责任归咎于与登山活动相关的风险、导致山区(包括)过度拥挤的大众旅游以及登山者准备不足,那么如今专家们又指出了一个新的因素:气候变化的影响。受上周飓风“蒙塔”(Montha)的影响,尼泊尔连日暴雪,雨雪交加,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地质稳定性,并引发了雪崩和泥石流。目前死亡人数虽尚未完全统计,但已确认至少9人,其中5人为意大利人,意大利是遇难人数最多的国家。
最新一起事故发生在昨天,在尼泊尔中部靠近中国边境的雅隆日峰(Yalung Ri)海拔5630米的登山大本营,一场雪崩吞没了至少12人。事故造成至少7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意大利人、2名尼泊尔人、1名德国登山者和1名法国人。据“梦想目的地”(Dreamers Destination)探险队组织者之一普尔巴·丹增·夏尔巴(Phurba Tenjing Sherpa)向《法新社》透露,另有4人受伤,已被送往加德满都的医院接受治疗。七峰探险公司总裁明玛·夏尔巴(Mingma Sherpa)告诉《BBC》,五名遇难登山者的遗体“可能被埋在雪下10到15英尺深”。他警告说,“找到他们需要时间。”
此前,10月31日,两名意大利登山专家——亚历山德罗·卡普托(Alessandro Caputo)和斯特凡诺·法罗纳托(Stefano Farronato)——在攀登海拔6887米且人迹罕至的潘巴里峰时遭遇雪崩,不幸遇难。此外,持续恶劣的天气和雪崩再次发生的风险,使本就严峻的形势更加复杂,这些因素阻碍了救援工作,也使遗体搜寻变得困难。
尼泊尔拥有世界十大高峰中的八座,包括珠穆朗玛峰,每年都吸引着成百上千的登山者和徒步旅行者。尽管秋季白昼较短、气温较低,积雪覆盖,登顶窗口期也比春季短,但能见度和天气状况仍然良好,因此秋季仍然是喜马拉雅地区探险活动的第二大热门季节。
然而,恶劣天气和雪崩的风险依然存在,而诸如气旋等自然现象更会加剧这些风险:上周,飓风“蒙塔”过境引发尼泊尔全境强降雨和降雪,导致徒步旅行者和游客被困在热门徒步路线上。两名英国女性和一名爱尔兰女性在被困于西部木斯塘地区数日后获救。上个月,恶劣天气也导致数百名徒步旅行者被困在珠穆朗玛峰附近。据喜马拉雅数据库(一个记录探险活动的档案库)显示,自1950年以来,至少有1093人在登山过程中丧生,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死亡是由雪崩造成的。
过去,人们常常将山峰拥挤以及登山者准备不足归咎于雪崩、山体滑坡和山体滑坡等极端天气事件。然而,近年来,环境因素也逐渐成为雪崩、山体滑坡和山体滑坡等灾害的成因:分析人士和专家强调,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喜马拉雅山脉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了雪崩、山体滑坡和山体滑坡的风险。其后果包括积雪稳定性改变、降水量增加以及冰川加速融化。鉴于该地区地形陡峭且地震活动频繁,研究人员总结道,采取诸如预警系统、防护基础设施和可控雪崩启动等积极措施,对于降低风险和保障社区安全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