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禁毒战争孤儿的聖言會神父荣获「麦格塞塞奖」
2025年「拉蒙·麦格塞塞奖」获奖者名单已公布。该奖项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设立旨在纪念已故菲律宾总统。维拉纽瓦神父因其对贫困群体的服务而受到表彰。他是杜特尔特残酷政策最坚定的批评者之一,这些政策在菲律宾造成了数千人死亡。正如達味枢机所言,神父展现了“在爱中行動的信仰” 的真实力量,體現了改变生命的可能性。「拉蒙·麦格塞塞奖基金会」还表彰了来自马尔代夫的活动人士沙希娜·阿里,以及印度非政府组织“教育女孩”。
马尼拉(亚洲新闻)——2025年「拉蒙·麦格塞塞奖」三位获奖者之一是菲律宾天主教弗拉维亚诺·安多尼·L·维拉纽瓦神父(Flaviano Antonio L. Villanueva)。他在马尼拉大都会地区帮助了数千名弱势群体和无家可归者,使他们重拾尊严。
该奖项自1958年首次颁发以来,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旨在表彰拉蒙·麦格塞塞总统所体现的精神伟大与变革性领导力。
拉蒙·麦格塞塞奖基金会(RMAF)是一間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的独立机构,于麦格塞塞总统诞辰118周年之际宣布了今年的获奖名单。
另外两位获奖者分别是印度非政府组织“全球教育女孩基金会”(FEGG,又称“教育女孩”),以及来自马尔代夫的环保人士沙希娜·阿里(Shaahina Ali),她是菲律宾与马尔代夫混血,因积极推动反塑料污染运动而闻名。
聖言会(SVD)维拉纽瓦神父是著名的人权捍卫者,也是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及其毒品战争政策的直言不讳的批评者。
在接受2025年拉蒙·麦格塞塞奖时,他表示:“我代表无数无家可归的人,以及那些在毒品战争中受害的勇敢寡妇和孤儿,接受这一荣誉。”他說道:“他们在不公、贫困与有罪不罚的灰烬中重新站起来的韧性,清楚地揭示了:即使在破碎的世界中,也能孕育出美丽的精神与人物。”
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11月7日在马尼拉大都会剧院举行。
印度非政府组织“全球教育女孩基金会”在解决印度最偏远农村地区教育性别不平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已产生连锁效应,正在改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
该组织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将未受教育的女孩带入课堂,并帮助她们持续学习,直到掌握进入高等教育和获得有偿工作的技能,从而挑战根深蒂固的文化刻板印象。
沙希娜·阿里(Shaahina Ali)是来自马尔代夫的环保活动家和自然保护者,致力于保护该国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多年来,她注意到当地缺乏有效的垃圾管理,导致大量垃圾,尤其是塑料,被随意丢弃。
她与非政府组织“马尔代夫帕利”(Parley Maldives)合作,推动一项名为“AIR”的塑料拦截与再设计计划,旨在改善环境。该组织开展大规模清理行动、教育项目和回收倡议,不仅清除了大量实物垃圾,也成功改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维拉纽瓦神父,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弗拉维神父”(Father Flavie),通过提供食物、衣物和住所,帮助最弱势群体,以其基督信仰恢复他们的人性尊严。
他也支持那些在毒品相关或法外处决事件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这些家庭往往无力承担体面的葬礼费用。他是一位相信虔诚不在权力殿堂或豪华宅邸,而是在街头、在最贫困和最被忽视的人群中的神父。
2015年,他在马尼拉创办了阿诺德·扬森·卡林加中心(Arnold Janssen Kalinga Center),为贫困和弱势群体提供“有尊严的关怀与服务”。
他帮助了成千上万生活在社会边缘的菲律宾人,涵盖各个年龄和背景,包括曾吸毒或犯下轻罪的人。
他坚信,无论过去如何,他们都应获得一个有尊严的第二次机会。
事实上,维拉纽瓦神父所倡导的救赎与重生,正是他亲身经历过的旅程。他从14岁开始吸毒,直到1995年才戒除毒瘾,随后在比科尔地区担任平信徒传教士,开始了人生的转变。1998年,他进入修院,并于2006年晋铎成为神父。他用自己非凡的蜕变证明,即使是最迷失的人,也能找到救赎与新生的道路。
他的使命之一是寻找在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毒品战争”中被杀害者的遗体——这场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为此,这位神职人员积极筹集资金,帮助受害者家属安葬亲人,并支付挖掘、火化及将遗体迁至合适地点的费用,例如“疗愈圣殿”(Dambana ng Paghilom)——这是菲律宾首个专为毒品战争受害者设立的纪念性骨灰堂。据前往者表示,这里是生者与亡者都能找到平静与疗愈的地方。
维拉纽瓦神父的起点,就是他自己。
从那时起,维拉纽瓦神父不仅帮助了寡妇和孤儿缓解痛苦,还帮助他们继续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他說: “我与这些寡妇有着深切的共鸣,“她们的处境非常艰难,因为她们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柱。”
正如所料,维拉纽瓦神父充满先知性与行动主义的牧职引起了当局的不满。2020年,他与包括另一位天主教神父在内的八人被控煽动叛乱。该指控于2023年被撤销,但死亡威胁却从未停止。
经历这些事件后,维拉纽瓦更加坚定地为贫困者而战。他重申,正义不仅限于法律层面。
他解释道: “正义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包括重拾自信,以及原谅自己。”
维拉纽瓦神父不仅宣讲福音,还运用其管理才能深入了解信众的需求。他发现,贫困者需要的不仅是食物,更是尊严。
他开始为无家可归者提供淋浴服务,既是实际的清洁方式,也象征着净化与新生的开始,这一做法效仿了已故教宗方济各的榜样。
他让受助者许下承诺:“既然我被关怀,我也要怀着喜乐去关怀他人。”这进一步扩展了基督徒慈善的爱之圈。
维拉纽瓦神父因毕生致力于为受压迫者争取权利,被选为第67届拉蒙·麦格塞塞奖得主。他每天都在践行一个信念:所有人都可以重拾尊严。
菲律宾天主教主教团主席巴布罗·维吉里奥·西翁科·達味枢机(Pablo Virgilio Siongco David)对弗拉维亚诺神父获得此项殊荣表示赞赏,称他是“我们时代勇敢的先知”。
達味枢机表示:“他的见证体现了教会社会训导的精神,以及福音中维护生命神圣性的召叫。” 他說:“拉蒙·麦格塞塞奖基金会选中这位最合适的仆人领袖,以‘以爱心行動的信仰’ 的精神激励亚洲乃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