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025, 17.21
巴西-中国
發送給朋友

北京与贝伦气候大会

在气候峰会召开前夕,中国详细阐述了其生态转型目标:到203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7%至10%,并进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中国在该领域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专家表示,这些目标仍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

贝伦(亚洲新闻/通讯社) - 近几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巴西亚马逊地区的贝伦,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齐聚于此,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该大会旨在评估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年度成果。其中最可能引起关注的议题之一是中国的立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同时也是可再生能源应用增长最快的国家。

在正式谈判开始前几个小时,代表北京出席政府代表会议的副总理丁学祥在巴西发出呼吁,要求取消阻碍全球能源转型的贸易壁垒,敦促与会领导人拥抱“真正的多边主义”。

但中国如今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究竟做出了多少贡献?为筹备贝伦会议,北京本周详细阐述了其2035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其中最重要的进展——习近平主席已于9月底宣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设定了具体的减排目标:到2035年减排7%至10%。此前,中国并未承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绝对值,而只是承诺减少相对于其经济规模的排放量——这意味着排放量仍可能增长,但增速将低于GDP增速,目标是在2030年前(甚至可能早在今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因此,新的2035年目标标志着向前迈出了一步,但许多专家仍然认为这些目标还不够:他们认为,要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理想情况下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以1850年水平为基准)——北京的排放量需要减少约30%。然而,中国辩称,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能够在排放峰值后的五年内将排放量减少10%以上。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炭依赖问题,煤炭是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而专家表示,2035年目标在这方面仍然含糊不清。目前,北京政府似乎不愿放弃其认为最可靠的能源,近年来甚至鼓励建设新的燃煤电厂。

然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生产方面却超额完成了预期: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中国提前六年实现了风能和太阳能发电1200吉瓦的目标,7月份已达到1680吉瓦。北京现在的目标是到2035年将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从20%提高到30%;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600吉瓦;并使电动汽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Cop30,教会呼吁“生态皈依”。费朗枢机:“确保全球南方的韧性”
01/07/2025 18:40
天主教环保主义者:马尼拉议会承认大自然的权利
25/03/2023 15:51
拜登为现代电动车敞开大门
23/05/2022 15:43
小马科斯与菲律宾的政治王朝一起获胜
10/05/2022 14:27
X-Press Pearl珍珠号货柜轮惨案:275种海洋物种死亡
27/07/2021 16:12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