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2025, 16.23
梵蒂冈
發送給朋友

教宗良十四世宣布七位新圣人:“不是英雄,而是真诚的男女”

今天是普世传教節,教宗良十四世册封了七位真福者为圣人,其中包括亚美尼亚的伊纳爵·马洛扬,他在种族灭绝中殉道,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位圣人伯多祿·图罗特。在三钟经祈祷中,教宗呼吁缅甸“立即且有效地停火”;并为圣地与乌克兰祈祷:“愿实现公正而持久的和平”。

梵蒂冈城(亚洲新闻)—— 今天是普世传教節,圣伯多禄广场以隆重的庆典,為天主教会七位真福者舉行封圣弥撒。其中包括亚美尼亚籍的伊纳爵·乔克拉拉·马洛扬(Ignatius Choukrallah Maloyan,1869–1915),他是天主教总主教,也是种族灭绝中的殉道者。另一位是伯多祿·图罗特(Peter To Rot,1912–1945),一位由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册封的平信徒,如今成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位圣人,在日本占领时期坚定捍卫基督信仰价值。

在庆典结束后的三钟经祈祷中,教宗良十四世向在场的民间与宗教领袖致谢,特别是来自亚美尼亚与黎巴嫩的代表。他在普世传教節表示:“教会本身就是传教性的,但今天我们特别为那些放下一切、前往未曾听闻福音之地的人们祈祷。”教宗也向传教士表达关怀:“他们是各民族中的希望使者。愿主降福他们!”

在圣母祈祷中,教宗良十四世也提及缅甸,因该国传来的消息“令人痛心”。他指出:“据报导,当地持续发生武装冲突与空袭,甚至波及平民与民用设施。”教宗表示,他“与所有因暴力、不安与重重苦难而受苦的人同在”,并再次发出“真诚的呼吁,要求立即且有效地停火”。

教宗强调变革的迫切性:“愿战争的工具让位于和平的器具,通过包容与建设性的对话实现和平!”

他說:“我们将持续为圣地、乌克兰及其他战乱地区祈祷,懇切托付于圣母与新圣人的转祷。”教宗也提及其他仍在世界各地造成流血的冲突:“愿天主赐予所有决策者智慧与毅力,在追求公正而持久的和平道路上不断前行。”

马洛扬(Maloyan)与图罗特(To Rot)與其他五位新聖人的畫像悬挂在圣伯多禄大殿的正面外墙。同時封聖的,有三位意大利人:巴托洛·隆戈(Bartolo Longo,1841–1926)、传教士玛利亚·特龙卡蒂(Maria Troncatti,1883–1969)以及温琴察·玛利亚·波洛尼(Vincenza Maria Poloni,1802–1855);两位委内瑞拉籍圣人:若瑟·格雷戈里奥·埃尔南德斯·西斯内罗斯(Giuseppe Gregorio Hernández Cisneros,1864–1919)与玛利亚·卡门·埃琳娜·伦迪莱斯·马丁内斯(María Carmen Elena Rendiles Martínez,1903–1977)。

教宗良十四世在讲道中说:“他们守护着信仰的灯火,甚至自己也成为了能传播基督之光的灯盏。”他补充道:“今天的新圣人并非某种理想的英雄或斗士,而是真诚的男女。”

教宗指出,没有信仰,“希望”与“自由”将不复存在。“我们对生命的渴望将陷入虚无。”他说:“正如我们从不厌倦呼吸,也不要厌倦祈祷!”他强调:“信仰通过祈祷表达,真正的祈祷源于信仰。”

但信仰也会受到“两种诱惑”的考验。第一种是“邪恶的丑闻”,使我们“认为天主没有听见受压迫者的呼喊,也不怜悯受苦的无辜者”。第二种诱惑,这位奥斯定会士教宗道,是“我们要求天主按我们的方式行事:祈祷变成了对天主的命令,教导祂如何公正与有效”。

“天主为众人伸张正义,将自己的生命献给所有人,”他解释道。天主在“无辜者受苦”之时同在,而祂的正义通过“宽恕”得以彰显。“祂看见邪恶,并将其赎回,亲自承担这一切,”他说。即使在最痛苦的境况中,祂的临在依然不变。

“当我们因痛苦与暴力、仇恨与战争而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基督早已在那裡,为我们,也与我们同在。”教宗强调:“没有任何呼喊是天主不安慰的;没有任何眼泪是远离祂心的。”

“主聆听我们,按我们原本的样子拥抱我们,为的是将我们转化成祂的模样。”唯有接受“天主的慈悲”,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对邻人的怜悯之心”。他說:“那些不把和平当作恩赐来接受的人,将无法给予他人和平。”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魏京生: 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22/03/2021 15:17
教宗指出回应天主召叫,有时也可以和天主生气,但一定是真诚的
24/01/2017 16:43
联合国寻求实现叙利亚和平的解决方法,但没有提及阿萨德的命运
19/12/2015
教宗指出尊重人权是实现真正和平的条件
12/12/2006
胡佳被定罪,持不同政见者联名要求政府实现真正人权
01/02/2008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