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2022, 15.30
缅甸 - 泰国
發送給朋友

逃往曼谷的缅甸难民发声

一位老师、一位农民、一位父亲:这些只是为了躲避缅甸军政府的暴力而逃往泰国的数万难民中的一部分。泰国当局现在威胁要驱逐他们。 《亚洲新闻》报道了他们的故事。

缅甸军事政变一年多后,镇压和战争并没有阻止反对派,在政变后和平抗议失败后,反对派加入了与少数民族民兵的武装斗争。

内战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今天没有一个城市能幸免于战。2021年 12 月,军政府轰炸了克耶邦首府垒固( Loikaw )一个星期,那里是大多数基督徒人口的集中地。据联合国难民署称,有超过 400,000 名境内流离失所者 (IDP),但仍有数万人设法逃往印度或泰国。

宗座外方传教会决定开设 S145 缅甸紧急基金,以支持当地教会支持这些难民的倡议。该活动的目的是为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即时帮助,支持东吁(Taungoo)和东枝(Taunggyi )教区正在建立的接待设施网络。可以在此链接中找到有关如何捐赠的信息。

对于那些设法越过缅甸边境的人来说,情况同样困难。以下是泰国一些克伦族难民的见证,他们被迫离开苗瓦迪(Myawady)地区莱凯考(Lay Kay Kaw)村周围的土地。他们现在生活在不稳定的条件下,因为他们面临被泰国当局驱逐出境的威胁。回国会让他们遭到军方的报复。

“战斗开始时,我只想着奔跑,流着泪,坚信我会被杀,即使我活下来,我也会发现自己无力重建生活,因为我们失去了一切。有一段时间,三个家庭在一起同处一屋不敢出门,只能互相勉励向主祷告,幸好虽然分开了,但还是逃了出来。我今年45岁,来自三角洲(伊洛瓦底)地区,但几年前我搬到了莱凯考,因为驻扎在城镇的缅甸军队和住在山里的克伦士兵经常发生冲突,我不得不离开那里。”

与政权的军队接触是危险的。开战前,他们来挨户搜查,没有户主的地方,他们就砸门窗。

“当我们离​​开时,我们有更多的人,但一旦我们越过边境,我们中的一些人就分开了,我们留下了 29 个家庭和 30 个 15 岁以下的孩子。我们没有医疗援助,对于严重的情况,我们必须去缅甸位于觉克(Kyaw Keh)的诊所。

逃亡前,我在医院打扫卫生为生,现在丢了工作,只带枕头。现在我住在泰国,就在河对岸,但很快我就会像其他人一样被迫离开,因为他们只给了我们几天的时间来完成那些在他们的岁月中能够有土地耕种的人的农业工作。停留。任何回报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跨边界风险太高。我为逃离战火不得不与家人分开生活,我的孩子仍在缅甸。”

“我是一名佛教徒教师,但我的丈夫是一名基督徒。2021年12 月 14 日,当军队进入莱凯考,逮捕了我的三名同事和一名国会议员,以及四名活动人士时,我在学校开学一年。我不能回家,所以我和孩子们和其他老师在沟里躲了三个小时。

战斗一停止,我就决定和丈夫一起去一个更受保护的村庄 Maewahkeh,只带换衣服、手机、一些书和一些钱。两周后,在圣诞节那天,士兵们袭击了流离失所者营地,我们在那里找到了大炮、无人机和直升机的避难所。一切都着火了,我们和其他 200 人逃到了一个叫做 “1 号营地” 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呆了五天,然后在克伦士兵的帮助下,我们迁入了森林,但只住了很短的时间,因为即使他们也能不保证我们的安全。

在另一个村庄,我们找到了认识已经在泰国定居的克伦人的人,通过他们,我们到达了我们已经住了一个月的地方,躲避了泰国当局。由于没有文件,我们仍然感到危险并时刻保持警惕。

我不知道如何联系我的母亲和我的兄弟,我们逃离时与他们分开,我知道他们躲在莱凯考附近的森林里。同时,我隐匿之余继续进行民族团结政府教育部组织的在线教育项目。”

 “我今年 33 岁,是一名农民。我是一名基督徒,我的村庄距离莱凯考数公里,靠近战斗开始的地方。我们在一个由克伦军队控制的地区,但他们通常不会干预以免引起报复或农民损失农作物。

我们被带到河岸后不得不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泰国一侧的村长可怜我们,并安排我们乘坐小船过河。经过几天的战斗,我于 12 月 19 日越过边境,只为我和我的三个孩子提了一个包,其中一个是婴儿。我们现在和其他妇女儿童一起躲在村里的一所房子里。

我留下了无法收割的玉米和豆类,我很担心,因为如果缅甸军队烧毁了收成,我将失去一年的收入。

我们想回去,但我们这些回去观察情况的人看到军队离得更近了,并报告说他们在开枪。克伦军队建议我们不要回去,但有些人无法采取其他方式来收获田间成熟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情况因为我是克伦士兵的妻子而变得复杂,如果我们回家,我们可能会被杀。”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