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2025, 13.12
蒙古
發送給朋友

乌兰巴托转向中亚

作者 Vladimir Rozanskij

蒙古政治领导人与中亚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之间的会晤和新合作计划日益增多。这种关系网络不仅是政治和商业关系,也代表着历史和商业融合的一种形式。

乌兰巴托(亚洲新闻) - 两年来,蒙古持续深化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外交和商业关系,这不仅是一种战略定位,更是历史和文化融合形式。毕竟,“中亚”这个名字本身就涵盖了亚洲所有没有水道流入海洋的地区,从喜马拉雅山脉间高原,到最北端山脉环绕的沙漠和草原,再到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蒙古是这些曾经半游牧民族的交汇点的中心枢纽,这些民族散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蒙古族”只是众多部落中的一个,历史事件将这一称号归于从图兰鞑靼人到中华民族等众多不同民族血统的融合。苏联解体后,蒙古是其境外众多“附加共和国”之一。乌兰巴托重建主权后,需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背景下建立一套基础广泛的外交政策。1994年,一项具体的国家安全概念获得批准,并于2010-2011年针对外交政策进行了修订,旨在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独立且均衡的地位。

正如蒙古学者兼外交官托莫尔楚伦·古达贾(Tomorchuluun Guudaja)在《中亚》杂志上所评论的那样,这些新的指导方针基于四项基本原则:“去苏联化、去意识形态化、民主化和权力下放”,旨在减少中央对所有对外关系的严格控制。因此,蒙古国内部就其地缘政治认同展开了一场重大的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蒙古是中亚的一部分,与草原传承息息相关;另一种则认为蒙古是中亚北部的一部分,主要面向最具活力和现代化的经济体,例如朝鲜和日本。

自2011年以来,“第三邻国”一词被用来指代除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庞大超级大国之外的蒙古邻国。这些“第三邻国”包括美国、日本、欧盟、印度、韩国和土耳其,以及其他亚洲国家、联合国及其机构,甚至七国集团。因此,蒙古仍然是连接欧亚大陆各个地区、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桥梁。在此背景下,加强与中亚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涵盖了蒙古国对外部世界的所有诉求。

2023年7月,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萨迪尔·扎帕罗夫(Sadyr Žaparov)访问了乌兰巴托;随后,哈萨克斯坦总统卡西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Kasym-Žomart Tokaev)于2024年10月访问了乌兰巴托;最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Šavkat Mirziyoyev)也于近期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蒙古方面,总统呼日勒苏赫·伊赫纳(Khürelsükh Ykhnaa)于2024年7月出席了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于10月访问了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许多评论家公开谈论“转向中亚”,强调其政治和文化动机,而非主要的经济动机。

此外,蒙古也受益于这条新路线,积极扩大其政治联盟,实现贸易路线和商业伙伴的多元化,最重要的是,重新发现亚洲草原各民族的共同认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陆路贸易路线的真正有效至关重要,例如米尔济约耶夫访问期间确定的、经由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连接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的路线。这条新路线的首批货物仅用了八天就抵达,证明了世界可以多么轻松地与蒙古人和远离海洋的人们的古老路线连接起来。

TAGs
發送給朋友
以打印方式查看
CLOSE X
另见


“L’Asia: ecco il nostro comune compito per il terzo millennio!” - Giovanni Paolo II, da “Alzatevi, andi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