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月通货膨胀率高达7.1%、创十一年来最高纪录
食品价格上涨为最显著因素,一年之内上涨幅度达18.2%。目前,人民币与美元兑换率增至7.15。仅调整货币政策已不足以应对。为了防止爆发新的社会群体事件,将根据通货膨胀率给予穷人福利待遇
北京(亚洲新闻/通讯社)—中国国家统计局宣布,二OO八年一月通货膨胀率增至7.1%。,创下了十一年来的最高纪录。去年十二月,同一指数为6.5%。导致通货膨胀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在消费指数评估中,食品构成了三分之一的比例。一年之内,中国食品价格飙升了18.2%。中国人的主要蛋白质摄入来源猪肉的价格,一年之内增长达58.8%。
食品价格的上涨,似乎也与今年一月中国南方各地遭遇的五十年罕见特别雪冻灾有关。
但是,并非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呈持续增长。除食品外,其它消费品的价格似乎仅增长了1.5%。德国银行的部分分析家指出,一些人认为通货膨胀率还将持续增加。未来几个月内,可增至8.8%。
食品价格上涨、工资保持原有水平等因素,导致了民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目前,已经构成了酝酿各种社会群体事件的温床。
分析家们预计,中国将采取遏制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使人民币更加坚挺。今天,中国银行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例调整为7.15。
但是,单凭货币调整政策是不够的。价格的增长对国内贫困人口的打击远远超过了对富人的影响,国内的贫富悬殊进一步加剧。而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贫富悬殊最严重的国家。为此,许多人大代表建议根据通货膨胀幅度向贫困人口提供社会援助。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