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都会区:香港加速推进紧邻深圳的“新城”建设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其年度主旨演讲中宣布,将通过一项特别立法,加速推进在新界(最靠近中国大陆的地区)打造未来都会的未来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围绕一个重要的科技中心,吸引250万新居民。这也是一项旨在“翻开”这个自2020年以来增长停滞的亚洲重要枢纽的政治计划。
香港(亚洲新闻/通讯社) - 通过特别程序加快推进“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使其成为新界(最靠近深圳的地区)的扩展枢纽,使其成为香港的“新引擎”。这是香港特首李家超几天前在其年度演讲中提出的主题,他在演讲中概述了政府9月份的政治重点。
信号明确:香港(及其背后的北京)正着力加速推进一项被视为最具象征意义的计划——从珠江三角洲这一连接广东各大城市与港澳的巨型都市区起步,持续深化前英殖民地与中国大陆的融合进程。
"北部都会区"是前特首林郑月娥于2021年提出的构想,计划在北区和元朗区这两个新界区域开发,总面积相当于香港整体面积的三分之一。该规划核心是建设名为"新田科技城"的创新枢纽及大学城,这些设施自然将与中国"硅谷"深圳形成联动。根据政府蓝图,这座从零起步的新城目标吸引250万人口入驻,并创造65万个就业岗位。
这一转变也必须置于其背景之下解读:在2020年民主抗议活动爆发后,香港经历了严厉的镇压,并出台了《国家安全法》,而事实上,香港已经停止了发展。香港人口稳定在750万左右,但数十万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取代了众多选择移民的青年和家庭。与此同时,许多总部位于香港的跨国金融公司已迁往新加坡,原因是担心“一国两制”口号所带来的自由保障日益减少。
北部都会区——效仿沙特阿拉伯的尼奥姆(Neom)或印尼新首都努桑塔拉(Nusantara)等其他正在建设中的城市——逐渐成为一个象征政治方向的项目,而非一项经济举措。因此,李家超加速推进这一进程,宣布将在年内通过专门的立法。这项立法将赋予政府“制定简化审批建设计划程序”的权力,并设立专门的公司负责管理该项目设想的各个开发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北部都会区”项目充满热情。目前受该项目影响地区的小型定居点居民和环保人士长期以来一直担心,该开发计划可能会扰乱居民的生活,并对目前受环境保护的区域造成大面积破坏。为此,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补偿环境损害,例如建立湿地保护公园和指定鸟类飞行走廊。
其他批评也涉及该项目吸引外资的潜力:据自由亚洲电台去年2月报道,迄今为止,“北部都会区”项目以及香港其他在建大型项目签订的合同中,近三分之一已授予中国国有企业。
《红灯笼》是《亚洲新闻》专门关注中国事务的通讯简报。您是否希望每周四收到它?如需订阅,请点击此处。
19/07/2016 13:49
07/05/2021 14:20
16/06/2020 15:40
19/12/2006
16/0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