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式的德里与北京和平
迄今为止,这位大亨通过关税(无意中)促成的唯一真正和解,是在喜马拉雅山脉阴影下的。但即使是他迈出的第一步,也表明印度将面临一场艰苦的战斗。
德里(亚洲新闻/通讯社)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印与印度总理莫迪即将访华——后者将于下周时隔七年再度踏上这个庞大邻国的领土,亲自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两场外交互动直观展现了特朗普关税政策下中印关系回暖的速度。白宫对印度征收50%关税的强硬态度(理由是印方购买俄罗斯石油,但同样行为发生在中国时却似乎不成问题)正产生数周前尚不可预见的效应。已有观察家讽喻:特朗普真正实现的"和平",或许只是让巨龙与大象在喜马拉雅山阴影下握手言和。
最感到绝望的莫过于美国国务院那些近年来致力于美印关系回暖的官员们——他们本期待将印度打造为供应链领域的“中国替代者”。这种策略与特朗普政府如今的基调相距甚远。关税措施出台前,美国已在对印关系上连出重拳:以反移民为由拒签数千名印度人,又执意将数周前印巴武装冲突的停火功劳据为己有(此举令印方极为不悦)。
迫于压力,莫迪总理只能利用民族自豪感来回应华盛顿的指令。就在普京炫耀与印度的通话,汇报安克雷奇会谈结果,外交部长苏杰生(Jaishankar)访问莫斯科之际,北京推动的替代七国集团(G7)的国际论坛——金砖国家组织,在印度国内正逐渐获得关注。迄今为止,印度一直是最不温不火的合作伙伴。但与中国的联盟对印度而言并非无痛解决方案。最近的新闻报道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昨天,《The Wire》列出了关于王毅访问的“七个未解题”,认为此次突然的和解是在北京方面设定的条件下发生的。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报告中提到了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印度外交部的报告中却没有提到这一点,印度随后迅速否认其政府在此事上的官方立场有任何变化。
然而在最敏感的拉达克争议边境问题上——2020年双方军队曾在此爆发喜马拉雅山麓冲突——峰会虽宣布恢复直航、边境贸易与朝圣活动,但边界核心争议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印度始终坚持的"恢复原状"前提条件恐难实现。
更不用说北京为巴基斯坦军事提供支持这个高度敏感的问题,它在最近的冲突中急剧升温。虽然会谈中确实提到了这个问题,但在官方公报中却只字未提。王毅随后从德里直飞伊斯兰堡,与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Asim Munir)——这位在印度政治力量平衡中日益重要的人物——讨论“加强战略伙伴关系”的问题,这对印度来说并非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至于贸易关系本身——受印美冲突影响最大的领域——与北京结盟对抗关税的益处仍有待观察。事实上,《The Wire》指出,印度的贸易平衡已经严重偏向北京。与中国的贸易增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差距,削弱印度的经济地位。
04/09/2012
25/06/2015
28/12/2013
12/12/2006
26/05/2023 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