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圣心学校,一所超越战争希望与和解的学校
这所学校位于黎巴嫩与以色列边境五公里处,始建于1881年,是奥斯曼帝国时期为基督徒女孩设立的学校,如今正为生存而挣扎。优素福·纳斯尔神父表示:天主教学校招收约19万名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20%,占私立学校的30%。非基督徒学生占30%,但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60%。生存的经济挑战和战后的种族紧张局势。
贝鲁特(亚洲新闻)—与往年一样,在9月23日正式开学前不久,由优素福·纳斯尔(Youssef Nasr)神父主持的天主教学校秘书处组织了一场会议,强调了黎巴嫩天主教教育面临的挑战。
并由此延伸至整个私立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今年的主题是:“如何在数位科技和人工智能时代确保学生接受更人性化的教育?”出席会议的黎巴嫩教育部长里玛·卡拉梅(Rima Karamé)指出,“在过去六年中,危机频发”,这个雪松之国“仍处于生存模式”。
该位部长表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育,并引导他们掌握数位和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才能实现“教育体系(包括公立学校)的全面重组”。同时,她也向私立学校发出呼吁,邀请它们与教育部合作,共同启动该计画。
根据最新数据,黎巴嫩110多万名学生中,约43%就读公立学校,其余学生就读于收费私立学校(也占43%)和免费学校(11%),这还不包括就读于近东救济工程处学校的男生和女生的比例。
至于天主教院校,优素福·纳斯尔神父透露:“它们总共接收了19万名学生,相当于黎巴嫩总人口的20%和私立学校学生的30%”。他指出,就读天主教学校的非基督徒学生比例约为30%,但这只是平均值。在某些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超过60%。
远离市中心
圣心学校(L'école des Saint-Coeurs)远离市中心,却秉持着这种深思熟虑的办学理念,距离以色列边境仅5公里。这所学校于1881年在奥斯曼帝国时期为该地区的基督徒女孩创办,如今正艰难求存。
正常情况下,学校有超过一千名男女学生,其中50%是穆斯林,主要是什叶派。这些学生来自从纳库拉(Naqoura)到马尔杰尤恩(Marjeyoun)的32个不同村庄。有些人需要大约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
学院院长玛雅·贝伊诺(Maya Beaino)修女在开学前一周接到家长们的来访时告诉《亚洲新闻》:“他们对我们的期望是开放的,是尊重所有人,不分文化、宗教或种族。” 与此同时,获得“尽可能最好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圣心学校曾是艾因埃贝尔(Aïn Ebel)最大的雇主,拥有65名教师。根据总入学人数来看,这个数字有所减少。事实上,由于战争的影响,今年的学生人数似乎减少了一半,尽管入学人数增加。
以色列军队将5公里宽的地带内的27个边境村庄夷为平地,禁止任何人靠近或进行修缮工作。由于重建工作被禁止,这个村庄的居民已经搬到其他地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短期内不会再回来了。
玛雅修女指出:“如果学校关闭,老师们显然会离开,他们的家人和学生的家人也会随之离开。这就是为什么在战争和轰炸期间,我们没有离开村庄,也没有关闭学校。”
修女继续说:“战争爆发后,我们的学生北上,我们立即在Team等互动平台上开课。课程是线上的,但考试是线下进行的。”我们定期前往一些避难地区的学校与学生见面,以确保他们的成绩真实可靠。
伤口等待愈合
玛雅修女悲伤地说:“在冲突最严重的时期,我们有六名学生遇难,”她补充说:“我们大多数什叶派学生失去了10到15名家人。50%的什叶派学生失去了家园、土地,什么都没有……也无法返回他们的村庄。许多基督徒学生的被破坏。伤口重重,家园必须合。”
在基督徒村庄阿尔玛·查布(Alma Chaab)尤其如此,那里的居民被彻底摧毁,至今仍未返回。
玛雅修女继续说,2024年11月停火后,我们回到学校时,基督徒和什叶派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每个人都在互相指责。有些学校的墙上什至出现了反什叶派的口号。所以我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在非政府组织、心理学家和社工的帮助下,我们创造了一些空间,让他们可以释放情绪,反思。
有两个组织参与了这些倡议:由来自中学的年轻基督徒和穆斯林组成的“众位弟兄”小组,以及隶属于普世博爱运动的“活着的和平”小组,该小组致力于每天中午12点为和平祈祷。
不确定的未来
这位修女承认,未来充满挑战,经济和财政挑战是仅次于安全问题的优先事项之一。事实上,战争有时会使道路交通变得危险,有些人因此而辍学。
从财政角度来看,边境教育机构如何生存?他们深知这些学校是阻止民众离开的唯一保障。财政挑战显然也包括教师的薪资。如果没有体面的薪酬,即使是教师也会想离开。
该位天主教学校秘书长意识到了这项需求。他承认,自2019年以来,私立和公立学校教师的工资就像阳光下的积雪一样迅速蒸发,因为私立学校管理层批准的或通过罢工获得的工资调整不足以让他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然而,他认为,解决这个对未来至关重要的问题,不能以牺牲家长……或教师本身为代价。
最后,他指出,在这方面获得的最实质的援助来自“东方作品”和“援助有需要的教会”(ACN)。玛雅修女则梦想与欧洲学校结成友好学校,“这不仅是为了经济援助(这当然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为了人文层面的交流”。这位修女展望未来总结道:“我梦想着会有年轻人从意大利和欧洲来到意大利,与我们的年轻人一起生活,分享我们的经验,用希望滋养自己。”
《东方之门》是《亚洲新闻》的中东专讯。 如欲每周二透过电子邮件收到它,请在此订阅电子报。
18/11/2020 17:31
05/12/2006
12/08/2025 17:55
19/02/2025 15:18
09/05/2023 18:18